但是,怕村子里的人反悔,所以他就说还没选好。
但是,看村子里如今的架势,过了这个冬天,那些想要办私塾的人家绝对不会反悔了。
今年冬日挣一波大的,那明年更不心疼束€€了。
不过,他最关切的还是黎荞何时来县城读书。
之前按照黎荞的计划,要在秋收时读完三史三传,现在距离秋收没多久了,黎荞也的确将这几本书读的差不多了。
那黎荞该来县城读书了吧?
“文哥,再看看吧,家里日子太好,我舍不得。”
每每庄文问起,黎荞便这般道。
按照他之前的计划,他的确是想去县城读书的,他需要夫子。
但现在,他犹豫了。
红薯大丰收,全县农人为了粉条而亢奋,全县人都知道他会挣不少钱。
这种情况下,他不想去县城读书了,他放心不下家里人。
不过,他还是在县城买了院子,县城距离三柳村太远,他要经常在这两地往返,自从那一次他单独留宿在庄文家后,他每次来县城都是和陶竹一起。
所以,在县城买个院子,那他和陶竹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万一哪天没来得及回村,那也能待在自己的地盘。
这一处院子是王掌柜推荐的,很大,有八间房屋,有水井,也能放置牛车,若哪天他来县城读书,那陶竹可以在院子里做点心供应望月楼。
买了这么一处院落之后,自然要装修一下,前主人只留下了一个空院子,想住进去的话,得买家具。
而且,随着红薯快要成熟和外地商贩的到来,平城房价上涨了一些。
平城的粉条生意很明显是长期生意,天南海北的商贩都会来。一些富人贵人也经常来平城尝美食,这两类人都有买房子的需求,于是平城房价就上涨了。
黎荞买的这处院子不临街,搁以前一百两出头就能拿下,现在却是花了一百五十两。
再加上家具,最后一共花了差不多二百两。
好在他现在不差钱,这个钱能拿得出来。
陶竹很高兴,在村子里盖了大房子之后,他和黎荞在县城也有家了。
出于新奇,县城房子装修好了之后,他还特意拉着黎荞住了一晚。
这种感觉对他而言很奇妙,他之前可没有过这种体验,以前每次和黎荞来县城,都是当天就回村了。
现在和黎荞住在县城,这感觉太新鲜了。
黎荞没想到陶竹能为这事高兴,看陶竹在各个房间转来转去,一双水眸转个不停,便忍不住从书房出来了。
“是我影响到你读书了么?”陶竹立马问。
“没有,我也想逛一逛,这也是咱们的家。”黎荞走到他跟前,牵住了他的手。
十指相扣,陶竹笑了一下:“有一种不真实感。”
他竟然也是县城有房的人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将来咱们在府城也会有房子。我加把劲,一定考上举人。”
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了,与普通小百姓有了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举人能被称作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