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独宠夫郎 不曾阿 2130 字 4个月前

两个人紧挨着坐在牛车上,刚出了村口,便碰到了小五。

最近天气冷了,黎荞特意和王掌柜说了一声,让小五不用来的那么早。

反正点心和烤肠都不愁卖,晚些带回望月楼也没事。

和小五打了招呼,夫夫两人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几步,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车队。

这是真车队。

粗粗一数,足足有三十多辆板车,中间还夹杂着几辆牛车。

不管是板车还是牛车,上面都装着满满的红薯。

这是外村人来红薯作坊卖红薯了。

红薯作坊的第一批粉条,进入望月楼不到一天,就打出了巨大的名气。

五百斤粉条,不到傍晚就卖完了。

粉条如此畅销,红薯作坊的人信心大增,干活儿也更有劲了,做粉条需要用到红薯,庄丰收便如同玉米那般让三柳村各家各户抽签,用这种方式依次买村人的红薯。

红薯比玉米、小麦都高产,亩产虽然和黎荞上辈子时动辄六七千斤没法比,但也有一千四五百斤。

今年雨水足,一亩地更是有两千斤。

三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多的有五六亩,少的也有两亩。

村人的红薯看着很多,但六斤红薯才能做一斤红薯淀粉,也就是说,红薯作坊一天若是做五百斤粉条,那大概需要三千斤红薯。

这个速度绝对是高速,所以,上个月上旬,三柳村的红薯就被消耗干净了。

三柳村没红薯了,朱家村跟上。

朱家村才二十多户人家,他们的红薯消耗完了之后,便是黎大山舅舅所在的大河村。

把这第三个名额给大河村,完全是看在王桂花的面子上。

大河村的人很高兴,很感激王桂花和黎荞。

虽然说红薯作坊收购红薯的价格只是两文钱一斤,和市场价一样,但好歹给他们的红薯寻了个出路。

在红薯作坊没出现时,他们的红薯根本卖不出去,要么自己吃,要么喂猪。

眼下能换钱,那还要啥自行车。

况且红薯其实能卖很多钱。

若是红薯种的多的,比如说种六七亩的€€€€这些人家之所以种这么多红薯,原本是打算喂猪的。

可现在能卖钱,没人愿意喂猪了,一亩地收两千斤红薯,七亩地就是一万四千斤。

一斤两文钱,那这就是两万八千文,也就是二十八两银子!

乖乖诶,从前只能拿来喂猪的红薯,现在却是能变成二十八两银子,这换谁谁不高兴?

这换谁谁不感激?

就算是种的少的,比如说只种了两亩地的,那也有四千斤红薯,能卖八千文。

那也是八两银子啊!

所以,大河村在卖了红薯之后,由村长出面,和黎大山的舅舅一起,带着大河村所有村人的谢礼,特意来黎荞家感谢黎荞。

大河村村人给的谢礼挺简单,每家出几个鸡蛋,几斤杂粮,几斤干菜或者是其他的吃的,反正都不贵重。

但聚在一起也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