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纪和玉沉默了片刻,决定不再就教练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他“重生”一世的经历实在匪夷所思,还是就让林哥自己保持一定的想象吧。

对孟浔来说,他这套节目平时练习的时候,失误最多的其实就是刚才这个莫霍克接2A,还有后面的连跳,因此这个莫霍克接2A的成功令他自信不少,滑行的姿态更从容了。

接下来的几个单跳,孟浔也都完成得不错,在跳3F的时候牢牢记着纪和玉的指点,狠了心将内刃压下去,果然又完美落冰。

因为习惯了抱着“老大哥”的眼光指点新生代的花滑选手们,眼下纪和玉看见孟浔当真将3F的问题解决,也不免为他高兴。

节目进行了一半,至目前为止,孟浔还没有出现失误,场边观众的掌声也很给面子地响起了数次。

“他的心态真的不错,看起来像是头一次参加比赛,但发挥挺稳定。”

不像自己,上辈子第一次比赛时,哪怕纸面上的技术在当时那场比赛的选手里称得上数一数二,最后却连领奖台都没摸到,第一天的短节目中,自己最拿手的几个跳跃都摔了,而自由滑更是崩盘得离谱。

林安然张了张嘴,又想提醒纪和玉他自己也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但想到这家伙只怕还是会以无话可说的表情面对自己,那就还是不要让说出来他为难了吧。

节目进入下半场,技术分有了10%加分的阶段,而此时孟浔尚有3个连跳没有跳,这意味着,很大可能孟浔将3个连跳全编排进了后半段去搏那个加分!

纪和玉的眼睛一亮。

孟浔的体能肉眼可见地比自己出色,他既然敢将连跳全编在后半段,比自己编了两组连跳还要大胆,想必很有把握,能够不错地完成。

事实也的确如此。

与半路出家、骨架也很纤细的纪和玉不同,他从6岁开始在冰面上滑了8年,身材也是恰到好处的壮实,此时节目虽然过半,但他的体力还是绝对的富余。

纪和玉目不转睛地盯着冰面上少年滑行旋转的身形。

他会拿出怎样的连跳呢?

作者有话说:

纪宝贝(绿茶版):我的年纪摆在这里,昨天的表现也称不上好,教练组的考虑都是没办法的事QAQ

第18章

孟浔的第一组连跳,是一组3T+2T。虽然在难度分上不如纪和玉的3T+3T,也没有纪和玉那样经验的滞空感和点冰的轻盈,但毕竟是后半场的跳跃,得到的分数对这个级别的赛事来说,已经较为可观。

经过一段滑行后,孟浔又随着下一个旋律起伏的间隙,跳了一个3Lz+2T,依旧是一个3+2的连跳,但Lz的技术分可是比T要高。虽然孟浔在落冰的时候双膝屈了一下,但他依然没有摔。

音乐的高潮终于来了。

结尾的三连跳是孟浔整个节目中成功率比开头的莫霍克接2A还要低的,他平时练习的成功率只有3成,不要说完美落冰,就连在空中转足周数也有些困难。

昨夜陈长兴的电话令孟浔心中的担子隐隐卸下,没了顾虑的他反而跳得更加轻松自如,在2A和1EU的起跳和落冰都很是顺利,只在最后连接3S时,因为技术不够纯熟,多滑了一次转三才成功起跳而被扣了分。

这还是孟浔头一次离clean只差这一点点,在此前的任何一次练习时,他的完成度都不如今天来得好。

以至于在最后的ending pose时,孟浔忍不住有些得意地想,他这回肯定能凭实力让小玉哥夸他。

孟浔的自由滑结束后,主持人公布了纪和玉的得分。

“29号选手纪和玉,裁判技术分67.97,节目分48.91,总分116.88。”

主持人先是用激动的语气报完了纪和玉的得分,接着才放低了音量平静地宣布了纪和玉0分的节目加分。

“恭喜,我想不出意外你可以那个冠军回去了。”林安然笑道,“昨天的短节目你只比他低了零点几,今天的自由滑又这样完美,哪怕少了节目加分也输不了。”

纪和玉点了点头,面上却没有多少喜悦的神色,语气平静道:“只是个花滑俱乐部联赛的分站赛而已,更何况,这个分数水分挺大。”

多半是裁判组估计他可能还会那个0分,才给了这么多节目分。

林安然对他的冷淡不以为意,笑嘻嘻道:“那就捧个总决赛,啊不,是A类赛事的冠军回来给我瞧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