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的被人抱了下的陈路,看了眼的怂的跑的比兔子还快的周衡,撇撇嘴。
而这边突然被抛高的沈婵先是被吓一跳,随后觉的刺激极了,一遍欢笑尖叫着,再来再来,高些高些。
这个更是个人来疯的性子。
那边沈苗也吓了跳,不过享受了两下抛高高,就忙唤着大家放她下来。
现在最重要的是,请大队长,她阿爹,还有队里其他伯伯叔叔婶娘们来看看。他们自己认同不行,这播种机的使用对象是庄稼人,要他们觉的好,那才是真的好。
众人一听这话,可不是嘛。忙放下沈苗,让人去请大队长等人。
沈苗这才松了口气,理了理头发,又拉了拉身上皱乱衣服,可不能把她形象弄邋遢了。
.......
这边沈大材一听他们把东西弄出来了,一点都没轻忽,自家大侄子在那摆着,他可不敢小瞧了这些年轻人。
何况这可是跟土地庄稼息息相关的事儿。当下顺带也叫上了队里出纳员、民兵队长曹和平。
曹和平心里不满,这段时间大林这个队长尽是纵着这些知青瞎折腾,在加上大队边上新建起来的工坊,如今整个队里年轻人心都浮起来了。
沈家默娃那孩子,他没得说,也说不得。但是这些孩子真当谁都是默娃那孩子。如今地里的活不见的多上心,闲了竟整些有的没的。
对于鼻子吭着气的曹叔,沈大材也不介意,老人老思想。他只看到大队这些年轻人闲了不挑水干活,不是抱着木头,就是山里瞎转悠琢磨,但是沈大材却觉的如今他们青山大队处处透着活力。
他们虽然是农民,但是侍弄好土地的时候,花点心思琢磨些自己喜欢的事,研究学习点其他东西也不是坏事。
等到一行人到的时候,随着知青们演示。沈大材等人眼睛都瞪圆了圈,下手挨个儿试了翻,连声赞叹,都是好东西呀。
手提式播种机,不用弯腰,只需要把秧苗种子放在筒管里,下面尖嘴器翻过松软的土里一插,上面提把的两手一叩,一拔,种子秧苗就稳稳的落到土里。一路过去,不需要弯腰,也省了挖坑的大力。
很是适合梯田和小面积土地。
而相较大些的手推式播种机,不仅可以设置间隔,而且只需一路推过去,更省力。很适合集体耕种的大片土地,特别是种水稻,插秧的时候。
手不断的摸着粗糙的播种机,沈大材瞬间就判断出两者各自的优差。
接下来需要考虑最重要的的问题了,那就是制作他们的造价,得到回复后,沈大材心里更加欢喜了。
这个价格实惠,不说他们大队,其他地界,紧一紧也能买下两三个。手提的就算了,但是手推的那可是真能省不少人工,有那功夫指不定又能开出好些亩土地,一年的功夫就能赚本来。
沈大材当下不在犹豫,带着人和东西,干脆就往公社和县城分别跑了趟。
这不很快上面奖励就来了,甚至郑老还亲自跑了趟,颁发奖状就算了,还作为中间人促成了知青们和省里机械厂达成合作。
为此,他们这批人不仅有幸登上了县城报纸,甚至省城,更远的帝都。之所以不过小小播种机,后续辐射这么远,主要还因为,队里知青们因着这事,跟打了鸡血一样。
似有所感,更加觉的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再不能这样荒废光阴。
喜欢写两句的人,开始把这段时间所感和经历写成文章,写成诗歌;
擅长绘画的周衡,寻沈默接了颜料,描绘了一副插队下乡-青山荒地试新机的图景,之后通通寄往帝都。
这个时代的人,有私心的人还是少数,他们这出所作所为更多的是易地而处,想要通过自家这段经历去鼓励更多同样下乡插队,身处这个时代,迷茫泄气的知青同伴。
作品功底不错,再加上这主题更是符合的不能再符合当下,那边报社一接到很快就审核通过,刊登上了全国报纸。
别说,还是不少那么些人看到他们的这些事迹,而重获力量。
就连上面不少领导人看到,不免闲话感叹声,又是这个地方。
总之,青山大队再次让不少人记住了它。
往后岁月更是不断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