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支书说这€€年头撑上三斤肉那就是顶天了,这€€两小子搞三十斤,忒不会过。

村长€€笑,“叔,人家沈力的爹是干啥的?搁在古代,那就是沈力家是皇亲贵族咱们是普通老百姓。”

支书瞥他一眼,“别€€说人家,说说你,宝根不小了,该叫他读书了,整天天跟个野小子似的在外面不进家门,要€€是以€€后政策真有点€€啥变化,肚子里没点€€墨水咋行。”

“他得听我的啊,头阵子还行,现在又说啥读书没用€€,”村长€€抽口烟袋,“改天我让小水和沈力劝劝,我瞅着宝根怪听他俩的。”

杨絮特意给村长€€和支书一人买了一斤散装的纯高粱酒,吃饺子的时候两人直接饺子配酒,吃的那叫一个香。

方文明蹭了杯酒,然后坐在正€€中央边吃饺子边给大家伙讲故事,跟说书似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大家伙听得高兴又入迷。

杨絮和姜颂坐在一块也听着,杨絮说如果方文明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肯定€€得是德云社一员。

“嗯,德云社的台柱子,一哥。”姜颂陪着杨絮聊不大可能€€的事,他觉得满足,然后学着小岳岳的语气,“我的妈呀……”

杨絮乐的肩膀直颤,说要€€是有手机他一定€€拍下来,然后好奇姜颂居然有关注相声界。

姜颂说春节联欢晚会谁没看过啊。杨絮说他以€€为姜颂是不食人间烟火不看春节晚会的。

姜颂侧着脸看着杨絮,抬起一只手摸摸他的脸,“傻样。”

知青点€€最后两名女知青被推荐去医学院,这€€批医学院要€€三个学生,杜建萍两人以€€及沈从临。

杨絮忽然意识到€€沈从临的年纪肯定€€让闵绍礼改了,于是他冒出个念头。

饺子吃完,相声听完,收拾完,回去的路上,风吹得凉爽,姜颂牵着杨絮的手,两人沿着村子的小路慢悠悠朝家走。

“改天问问闵绍礼,能€€不能€€改名字,”杨絮说:“把€€林若水改成杨絮。”

姜颂一愣,随即说:“那我改成姜颂。”

杨絮看他一眼,继而叹口气,“你要€€是改了,你不考虑这€€个世界你爸妈的感€€受?老爸姓沈,老妈姓张,你改成姓姜的,既不是随爹姓也不是随妈姓,他们二老估计受不了。”

姜颂一拍脑门,“我没想到€€这€€一层。”他抿唇沉默下,“名字而已,不必那么在意。”

“既然这€€样,那你改什么,我知道你是姜颂就行了。”杨絮说。

姜颂挑起嘴角,然后问,“那你问什么要€€改?”

“这€€是我唯一跟我父母有关联的,他们给我起名叫杨絮。”

闻言,姜颂攥紧了杨絮的手与他十指相扣。

种完玉米地€€里面基本上没什么活了,知青们可以€€休息避暑,日子如流水,种的玉米都长€€的跟人一样高了,小暑到€€了,天越来越热,知青们最常的活动项目就是跟着村民跟成群结队去林子里抓知了猴。

这€€方面杨絮和姜颂又是弱项,别€€人一晚上都能€€逮到€€好几十甚至上百,他俩加在一起拢共十几个都高兴的鼓掌。

方文明瞅着他们俩,一脸愁容,“我的娘来,你俩……”他打€€开自己手上的茶缸子,满满的一缸子知了猴,“来来来,怪可怜的,我给你俩几十个。”说着就抓了一大把€€塞进杨絮缸子里。

杨絮看着这€€些知了猴都懵了,“我们一块来的,两个小时你就抓这€€么多?”

“这€€还叫多?”方文明朝一个方向努努下巴,“人家宝根就比咱们多来一小会,都抓了两茶缸子了。”

杨絮一听更加愣了,看看姜颂茶缸里个位数的知了猴,再看看方文明的,想想宝根抓的,最后只来了句,“我的妈呀。”

“我的妈呀。”方文明学他,然后意识到€€这€€话有喜剧效果。

杨絮说这€€是一个说相声特别€€有知名度的一句话,还跟方文明建议以€€后可以€€走这€€一行试试。方文明一听立马说知我者林若水也,然后抓的知了猴全给杨絮,拉着他让他给说说相声行业。

夏天是油炸知了猴的季节,把€€知了猴放水里泡一晚上,然后洗干净用€€盐腌上两天,然后再洗干净,烧热油放油锅里一炸,那叫一个香。

杨絮没想到€€姜颂也好这€€一口,他吃着油炸知了猴说:“以€€前我都遇到€€过跟我一样口味的人,现在你跟我一块吃知了猴,真满足。”

姜颂听得笑,“跟你一块吃知了猴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