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沈红英笑得很灿烂:“你这孩子,就知道说话哄我。”

林砚池道:“真的,我没骗您,不信您问小满哥。”

赵亭松跟着点头:“真的不错,我们俩在外面的饭店吃过不少回,他们都没您做的好吃。”

沈红英听得很满足:“好吃你们俩就多吃点,小林还有十几天的假,想吃什么,我天天都给你们弄。”

林砚池道:“现在改革开放,城里好多人都能自己做生意了,我跟小满哥在北城买了铺子,要是您有兴趣,我们可以出钱给您开个饭馆。”

“开饭馆,这我哪行。”沈红英连连摆手,她做的饭菜跟村里其他人比起来确实味道要好一些,但让她去开馆子,她是万万不行的。

城里那些人啥好吃的没见过,万一他们嫌她做得不好,把店砸了,那可就亏大了。

赵保国也不赞同:“这家里离不开你妈,她要是进城了,我咋整?。”

老两口在一起二十多年,还从来没分开过呢。

赵亭松道:“你也可以跟着一起去。”

“说得容易,现在正是改革最关键的时期,我哪能走得开。”

城里农村都在改革,村里现在可离不开他。

倒不是赵保国托大,实在是他在村里的影响太大了,要是现在他这个支书撂摊子不干,村子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

林砚池虽然很想把一家人都接到城里,但他也知道现在并不是好时机。

不管是药材种植还是厂子的运转,都需要赵保国在这里坐镇。

人走茶凉,要是他们一家人都不在这了,这些事情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操作了。

他道:“不着急,铺子在自己手上,你们什么时候去都行。”

既然都已经提到这事了,赵亭松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现在村里的厂子有大哥看着,一切都很妥当,只是我们厂子的规模还是太小了,设备也不完善,我想出去签单子,都得顾忌着生产量,什么都束手束脚的,干起来也不痛快,所以我想在北城那边也开个厂子。”

这是他一直都有的打算,为着这个目标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以前眼界不够,总觉得一辈子待在村里也挺好,在北城待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和城里人的差距。

林砚池上了大学,以后会有光明的未来,他是属于大城市的人,总不能让他为了自己又回到村里。

他不允许林砚池为自己做出这样的牺牲。

想要好好在一起,他就要努力追赶林砚池的脚步,为彼此的感情创造更好的条件。

赵保国道:“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好事,但咱现在才刚起步,我觉得不能太着急,步子要是走得不稳,是会摔跤的,村里的厂子现在也能挣不少钱,这对咱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完全够了。”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就怕外面的诱惑太多,头脑发热干出什么不靠谱的事情来,最后万劫不复。

林砚池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咱村子还是太偏僻了些,每次从村里送货出去都不太方便,我还打算研究发展新的产品,村里啥都没有,实在施展不开。”

他又不能随时回来,若是能在北城开厂然后建个研究所,那就方便多了。

赵春风听两人这样说着,心里都跟着热了起来。

哪个男人不想干一番事业,这厂子他也出了不少力,他也由衷的希望一家人能越来越好。

他加入劝说的队伍:“爸,你就听小满和小林的,他俩在外面这么久,见多识广,肯定比我们有远见。”

三孩子都这样说,赵保国还能怎么办。

他本来就不是那种固执的老古董,说这些话只是为了敲打他们。

现在家里的娃都想放开手脚干,他这个当爹的能不答应吗?

咬咬牙,转身就去把家里的存款都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