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老皇帝是懂制衡之术的,西南一共三个州,苏州,江州,蜀州,其中苏州最大,但也离边陲最远,其中江州和蜀州接壤,同时也靠近边陲,这两州刚好将苏州与边陲隔开,也就是将老侯爷与自己的封地隔开,而老皇帝偏偏将苏州的五个郡划给老侯爷,这五个郡还是苏州最穷最地广人稀的五个郡。
州有州牧,郡有郡守,同时州还设都尉府,掌管一州之内军务,同时也负责运送孙家军的军饷粮草等军需物资。
在朝廷表示不堪重负之后,为了补偿老侯爷,朝廷便让西南三州每年百分之五十的税粮直接运往西南边陲,若遇到紧急战事,老侯爷甚至可以直接收取西南三州百分之百的税粮。
这便是朝廷不断缩减西南军粮,同时西南四十万大军还能依旧存活的另一主要原因。
也因此,在世人看来,老侯爷就是坐拥西南二十六郡,孙岐山简直就是西南二十六郡的土皇帝,这如何不让京城忌惮?又如何能让老皇帝安心?可实际上,先不说老侯爷是不是有这个心,就算他真想圈下西南三州称王称帝,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
皇帝对三州官员拥有直接管辖权,可老侯爷在军粮上却享有优先管辖权,这便是这个时代世家诸侯们权势暴涨的关键所在,孙子柏觉得还挺混乱的,这样下去迟早要乱,而遭殃的永远只会是底层百姓。
军粮物资自有三州州牧以及都尉府负责,这些在朝廷自然得先有备案,但古代背景欺上瞒下实在太容易,交通不便,通讯不便,权势还能压死人,这样的环境造就这样的结果再正常不过。
孙子柏虽作为平南侯世子,却并不享有这些职权,平南侯其实更像是一个空有尊贵虚荣的虚名,老侯爷的统帅之职才是实权,不过,毕竟是封地,若只是虚名自然说不过去。
诸侯对封地没有直接管理权,封地本质上依旧属于朝廷,毕竟这是大尧的江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简单来说,就是这五个郡依旧是朝廷官员在管理,五个郡的百姓一样要遵守大尧的律法,什么人头税,徭役兵役都按朝廷来,但唯独田租要交给侯府。
这五郡的田租便是平南侯唯一享有的封地权益,而且诸侯可以封地情况自行定夺田租多少,当然一般诸侯都是跟着朝廷一样的收。
这样子看来,孙子柏觉得自己有点像个大地主。
大尧的赋税并不轻,尤其对于百姓而言,不仅有田租还有什么人头税,孙子柏不清楚这个世界粮食产量如何,但想来不会太好,而且百姓的赋税向来都重,一般按照常年每亩的收成来算,十五税一,即便遇到减半三十税一的时候都算重,如今大尧的田租就是十五税一,但若是农民不想交粮也可以以银钱为租,把同等税粮换算成银钱交上来就可以了。
侯府倒是没有再增加田租,一直延用朝廷的十五税一。
而这就是孙子柏在看了韩管家整理的侯府收支之后,执意要来山阳郡的原因。
侯府封地五郡,就属这山阳郡土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其他四个郡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山阳郡,原本这五郡一直都是以粮为租的,毕竟老侯爷那边随时可能需要,但在十年前原主爹还没有去世之前,他将以粮为租改成了以钱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