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是心向富贵,不是愚蠢。若愚蠢,那么多阿谀奉承的人,怎么轮得到他们坐在皇帝身侧?
中原即将大乱,大隋岌岌可危,他们不是看不到,只是不敢开口。
如果李二郎和李三郎能在边疆守着,即使天下大乱,突厥也找不到机会南下入侵。
虞世基道:“或许这是我为大隋做的唯一一件好事了。”
裴世矩道:“慎言。”
虞世基笑容苦涩:“知道。”
骑虎难下,骑虎难下啊。
还好弟弟是清白的,虞家还有未来。
裴世矩在虞世基走后叹息良久,他苦笑道:“我应当不止为大隋做过这一件好事。”
裴世矩想着自己两位弟子,心情低落。
有裴世矩的庇护,裴氏族人琢磨了许久,知道李三郎在裴世矩心中地位极高,就让族人放开了与李三郎交往。
薛氏更不提了。薛道衡是李三郎正正经经敬过茶的老师,他们都把李三郎当自家人对待。
李玄霸现在无论走到哪,左薛德音,右薛元敬,薛家的“河东三凤”只差一个薛收。
李玄霸疑惑:“薛兄,你不是在洛阳当著作佐郎吗?怎么有空回来?”
薛德音道:“叫什么薛兄?称我的字磬之即可。我早就不是著作佐郎了,一直是东宫属官。现在……”
薛德音耸肩:“东宫只剩下庾养廉一个属官了,我便赋闲啰。”
薛元敬皱眉:“叔叔慎言。”
薛德音道:“大德也与太子交好,我在他面前有什么慎言的?对吧?”
李玄霸心头一沉:“是。不过你还是小声些,如果被人告发你对陛下有怨,陛下不会理睬你,但可能会更厌恶二表兄。”
薛德音沉默良久,抬手作揖:“是我不够谨慎。”
薛元敬看着族叔两鬓斑白的发丝,不由叹气。
薛氏这一代出了三个特别有名的年轻俊才,薛收和薛德音是同辈,薛元敬是两人族侄,不过三人的年龄都相差不多,合称“河东三凤”。薛德音年龄比其他两人略大,但现在也不过年过而立。
薛德音自荐进入东宫时与薛元敬喝了一场酒,那时很是意气飞扬。
现在他眉间多了皱纹,两鬓多了白发,面容好似老了十岁。
李玄霸现在才知道薛德音原来进入了东宫。
他没有太关心太子东宫有哪些属官,又常年不在洛阳,所以对低位的人事变动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