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常乐父母给常乐的,还是他自己拿着比较好。

算好银子,又开始整理包袱,好在夏日的衣物比冬天的好收拾,两人很快就准备了三个大包袱。

许朝阳把三份银票分别塞进三个包袱,确定从外面看不出了才放心。

另外两份准备和常乐随身带。

穷家富路,去京城路途遥远,也不知道路上会遇见什么,把银子藏好才行。

收拾好东西,趁着王正找人打马车期间,许朝阳给高瑾文写了一封信。

信中只有一句话:感谢摄政王的邀请,过几日我和常乐会按时去京城吃冰。

至于具体时间,许朝阳又没去过京城,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

只是他不知道,这一封短短的信,在京城摄政王府弄出了多大的风浪。

高瑾文下朝刚进家门,小厮就把信封呈了上来,“大少爷,有汉兴城来的信。”

他家少爷很早就交代过,只要是汉兴城,荷塘镇的来信,都要第一时间给他送过来,所以他收到信就在这里等着了。

高瑾文接过信确认了地址,本来严肃的脸上慢慢带上了笑意。

他把手上的管帽扔给旁边的小厮,有些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看,瞬间愣在了原地。

他像不认识上面那一行字一样来回看了三遍,最后,从喉咙深处挤出声音,“要来京城了?”

“少爷?”旁边小厮见高瑾文神色不对,忙想上前搀扶。

谁知高瑾文很快恢复神志,他把信纸折起,脚步一转,“这事儿得给父亲母亲说一声才好。”

高家父母的院子在后面,高瑾文拐了两个弯,就见父母在园中品茗。

他停下脚步站在远处看着两人,他父亲高老太师也是个人物,先帝在世时就是太师,把儿子送进宫成为太子伴读。

等太子称帝,利落干脆地退居幕后,给儿子把位置腾出来。

在官场混了一辈子,有这个魄力的只有高太师一位。

而他母亲也是贵门嫡女,两人门当户对,成亲后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只是自从弟弟走失,家里就算再多人都会觉得有些冷清。

他握了握手中的信封,稳住情绪,往前走到高太师高夫人面前行了个礼,“父亲母亲,早安。”

高老爷喝了口茶,问道,“嗯,最近朝堂还好吗?”

高瑾文直起身,“还好,今日儿子是为了为了”

高夫人见不得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招他坐到身边倒了杯茶,“有什么事就说。”

高瑾文深吸了一口气,把手上的信交给了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