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的路,当然不会奢侈到用青砖,只需要用黄土加碱高温铸成土砖就可以。这是汉代流传下来的法子,即可保证日常通行,又能保证不会乱生杂草,只要不经常过非常重的车,用个上百年不成问题。

私人修村里的路,官府不会过多干涉,但是要大量挖山中黄土就得上报了。这时山林都是官府设专门机构管辖的,老百姓平时猎个野物摘些野果野菜都没事,涉及到破坏山林结构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

而且村中的路要扩宽,难免要占到一些私人土地和荒地,占用荒地也得县衙的人过来测量登记。

县衙那边自有建民叔去跑,最难的反而是和村里人的沟通,一是其他家族,你不出钱就要出力,不能白占好处。二是占用的私人土地赔偿问题,这得一家一家沟通讲明利害让人家自愿才行。

路该如何修规划了两回,第一回就是有人死活不同意占用他家的地,怎么赔偿都不行,最后只能改道,这一改道就要多花二十两银子。

所以修路这事,有人得了钱,有人却要白白出力,那些个心里不平衡的就骂到了宁澜家门口,“黑了心的,这路我们怎么着都能走,天天来来往往都是找你买东西的,凭什么让我们出力干活。”

“可不是,有钱人没几个好东西,唯利是图。”

宁澜都要气笑了,松了手中的绳,把小黑和阿黄放了出去,那些人就作了声,只敢背小声嘀咕,“要我说,还得让他赔我们钱呢,我家门前的路都被走坏了。”

“可不是,走,找族长去,让他赔钱。”

看着远去的几人,宁澜吹了个口哨,“阿黄小黑干的好,回家给你们煮肉吃。”

“汪,汪。”

修路的事还没说好,村中传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宁二叔宁二婶死了,宁安不知所踪。

“死的可惨了,毒蛇咬死的,”作坊这边大家干着活嘴里议论的也是这事,“听说宁二的手被老鼠啃了半只,也不知道是活着被啃的还是死后被啃的。”

“也算他死后做了件好事,起码毒死几只老鼠。”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有人骂活该,有人说是报应,也有人替宁安惋惜,反正纷纷扰扰已经和宁澜没有关系了。

宁二一家被逐出村后,就在山上一处破屋生活,被族谱除名就是无姓之人,走到哪儿都会被人看不起。族中有族规“在外改过自新,仍许亲房保其回族归宗。”一家子还抱着能回来的想法。

只是谁也没料到是这么个结局,宁爷爷宁奶奶不肯出面,两人的尸骨只能被山中动物啃咬了,最后族里拿出几十文钱,请两个混混挖坑把他们就地埋了。

村里吵吵嚷嚷了两个月,修路的事才定下来。宁澜爽快的出了120两银子,多退少的族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