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和阿北,自幼被拐子拐走,小小年纪几经转手,连家乡是哪里都忘了。阿南不过十三岁,自己前途命运都说不清是什么,还能对弟弟这般有情有义,叫宁澜动容。阿北身体不好,暂时先调养着,以后做什么再安排。
会识字的少年叫乔知达,十五岁,机灵有义气,心思也多,他之前那番话看似是指责阿南,其实是在为他说话。嘴也严的很,关于身世一句不提。
最后一名少年乔知礼,十二岁,他和乔知达没什么关系。家里七个男孩,穷的揭不开锅,他爹就用抓阄的方式把他卖了。从小到大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乔知达看不过眼就给他取了一个。这孩子实在,就得了这一点好,自己的姓都不用了。
之后宁澜先把麻婶儿送去栗子林和宁玉住,其他人带到糖作坊,“你们把自己收拾干净,好好歇歇,整整精神,明日我再安排你们做事。”
“是,主子,”几人规规矩矩应下,吊了一天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了。
“以后别叫主子,”叫什么宁澜也犯愁,有些思维根深蒂固,他实在不习惯主子老爷这种称呼。
“主子年轻,不如叫少爷?”方伯试探回道。
“成,”怎么说也比主子好上那么一点儿。
“阿南,你扶着阿北,我们去看大夫去。”
“哎,”李大夫把完脉一声叹息,“胎里带的弱症,小小年纪又不断奔波,且慢慢养着吧。”
阿南和阿北都是满脸惶恐,宁澜只道,“麻烦李大夫开药吧。”
两人扑通又跪下了,搞的宁澜挺无奈的,“快起来吧,跪坏了我还得花钱给你们瞧。”
“行了,回去休息吧,记得路,以后阿北药吃完了你自去请李大夫就是了,”从李大夫家出来,宁澜给阿南交代完,也回家了。
“累了吧,哥哥,”笑笑做了一顿简简单单的晚饭,兄妹三人围坐一起非常温馨。
“阿北以后我打算叫他给宁磊当书童,”宁澜喝下一碗热粥,整个人舒服很多,“可要哥哥给你买个丫鬟?”
笑笑扑哧一笑,“哥哥怎么还把我当小孩。”
宁澜突然有点惆怅,女孩十六岁必须得成亲,明年李小墨就要把笑笑娶走了。
第二天,宁澜看着方伯几人梳洗的干干净净,满意点点头,带着阿南和乔知达乔知礼去村长家了。
“建民叔,忙啥呢?”
“嗨,都是些鸡零狗碎的事,快进来,”宁建民看着宁澜身后三个陌生人,“这是?”
“叔昨日应该听说了,”宁澜笑笑,“这是阿南、知达、知礼,以后他们难免多在村里走动,还望建民叔照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