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怨我沉不住气,把孩子们吓到了。”许杏承认了错误。
长青这才道:“你放心吧,如今我有六成把握,不会让欣姐儿嫁到郑家的。你可知昨晚发生了什么?”
等他把他刚审完的官司说给许杏听了,许杏只觉得精神振奋:“这可是太好了!我看他们还有没有这个脸开口求娶我的女儿!”
“不过郑府还有好几个孙子呢,万一他们换个人选,你总不能把他们都下大狱吧?”许杏的心情很快就又低落下来。
长青摇头:“那自是不能,不过总有办法就是了,大不了再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情。”
“昨天的事儿也是巧了,不然平白无故的,上哪去找个谢家子来当这个倒霉蛋?”许杏觉得不好操作。
“谢家人进京,想要重拾往日风光,这才让子弟们四处交际,这样的事儿哪能常有?”对于京城的热点事件,许杏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长青知道得则要更深一些:“谢氏急了。你不知道,四五十年前谢氏盛极,谢老太爷年少时曾是先帝兄长代王的伴读,可惜代王没能承袭大统,而是先帝继位,谢老太爷显然没了前程,这才放弃了仕途,回钱塘当起了书院的先生,他们这一脉也就低调起来了。等到二十年后,他的两个嫡子进京会试,才算是重新回到权力中心,不过先帝钦点了资质更好的谢二郎为驸马,只让资质略差些的谢大郎为官,将了他一军。驸马虽显贵,却无实权,而谢大这些年起起落落的,也还在四品的位子上,谢氏只能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
“可是有公主在,他们不至于这么到处攀关系吧,多丢他们世家大族的身份啊。”许杏觉得有些违和。
“他们是长房嫡支,我抓的这个谢琛是二房的,是谢老爷子兄弟的孙子,跟他们关系就远了。”长青解释道,“陛下也不大待见谢家人,有事直接宣建昌公主,可是公主对谢琛并不上心,答应了赔银子也不是他们这一支掏钱。”
这么一说许杏就理解了。长房嫡支站错了队,都要没落,更别说旁支了,肯定要为了前程四处钻营。可是,她忽然道:“你说是谢氏因为代王没上位而没落呢,还是代王因为跟谢氏走得太近而上不了位呢?”
长青的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不是吗?孩子们聪敏,都是随了你。”
许杏摆摆手:“可别,我可不会做文章。不过要是真的全都如你所说,那谢家那个才貌无双的大姑娘,恐怕也成不了大皇子妃吧?”
“且看着吧,那女子有此才名,肯定还是要做皇家人的,不过陛下把她指给谁,谁就是无缘大位的那个。”长青早就看明白了,“同样的道理,公主的那个女儿,也是一样进不了林家门的。”他都能看明白的事儿,靖北侯人老成精,如何能给孙子娶一个谢氏女?
“要是能指给九皇子就好了。”许杏嘟囔着,倒也知道不可能,“可惜九皇子才七岁,也是太小了些。你说孩子才那么点儿,娘舅倒是想得挺远!”
说着说着又想起了自家的糟心事,许杏刚因为闲聊而变好的心情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