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那也是很了不起的。”许杏点头,并不觉得不好意思,“他又有皇后娘娘的关系,必然前程似锦。”
“接任甘州知府的也是熟人,段文彦,就是段大人的长子,现在正做着通判的。”长青继续道。
许杏回过味儿来,也只好感慨一句:“还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甘州确实治理得不错,可是潘大人如果不是皇后的族侄,谁知道能不能做得上大理寺少卿?段文彦就更是了,来这里不过两年,就连升两级,就算有他自己的本事,他父亲甚至整个段氏的支持也是不可忽略的。
感慨归感慨,许杏倒不觉得心理不平衡,这种事情在她生活的后世都不稀罕,更别说当今的时代了。他们家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也很不错,没什么值得愤世嫉俗的。她接着问:“还有吗?”
长青点头道:“还有一个,凉州知府孟裕安,你可能不大知道他,也要进京了,鸿胪寺正卿。这人也有趣,得了旨意,居然当天就给我送了一封信,说他的政绩多亏了我的提点,我何曾提点过他?大约是在外放知府的位子上坐得太久,要进京了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吧。”
“怎么样?我就说吧,跟着范长青说的走,准有好处!这回我进了京,好似比我那大舅哥官职还略高些,哎呀,这事儿让人心里舒坦啊!”凉州知府衙门里,孟裕安正喜笑颜开的跟幕僚喝茶。
“鸿胪寺好啊,九寺之一,事儿少官职高!本官呢也没有什么封侯拜相的野心,甭管他实权大不大,正经的从三品正卿大人!踏踏实实的在这个位子上致仕,再给儿孙铺铺路,我也就别无所求喽!”孟裕安对这个升迁命令十分满意,“当年我也想着要大有作为,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也就那样吧,当个太平官,有什么不好?你看那范长青了吧,力气没少出,钉子没少碰,最后还在吃挂落,为什么啊?他没有背景!往后怎么着还不一定呢!”
“以后如何,还未可知!”郑府中,郑大人也在跟夫人说着同样的话,只不过他的脸上却是半分喜色都没有。
“事情是胡显他们做的,陛下怎么还专门下旨申斥你呢?这是糊涂了不成?”郑夫人也是脸色阴沉。
郑大人一拍桌子:“夫人慎言!”
“是,是我说错了话。”郑夫人连忙道,“可是这事情确实跟你没关系啊,他们做这样的事,当然得瞒着你了,东窗事发了反倒连累了你,陛下这般,完全不给你留情面,还提拔了那潘家小儿,这不就是在针对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