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话的时候,神态平和,严肃认真中透着自信,早已脱去了初到地方时的那一丝丝茫然。许杏一边听一边看他,由衷道:“你真的是一个好官。”
长青握着她的手,微笑:“是你教会我的。”
“我?”许杏不解,“我如何懂得做官的事?”
长青看着她,目光柔和:“你曾经说过,你并没有那么高尚,不过是看着地里有出产,不忍心浪费了天地造化的馈赠,想要这些东西尽可能的养活更多的人,让百姓过得更富足。你说的时候很自然随意,只怕你自己都忘了,但我却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只愿能实现你的愿望。”
第151章 竹乡临川(下)
相对于南龙府的捉摸不定的气候,临川这边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到了秋收时节,粮食归仓,赋税入库,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也很松了口气。
林通判在核算完今年的税金和粮食之后,更是喜形于色,专门来找长青:“范同知,真是托你的福啊,下官今年的考绩也能拿个上等了。”
他的岁数已经老大,日后高升的可能性很小,可是若是政绩好看,说不定能调去个富庶之地养老,顺道好好培养儿孙,将来也好光大门楣,因此对长青很有几分感激。
“林大人客气了,明明是您尽职尽责,和本官可没有什么关系。”长青只管保证粮食赋税入库到位,增产增收这些是通判的职责,他并不居功。
“怎么没有关系?”林通判知道长青这是让了功劳给他,心下高兴,嘴里并不卖乖,而是十分诚恳的表达了感谢,“范大人肃清贼寇,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专注农桑,原就是大功一件,您所提的稻田养殖和麦田种一茬红薯的举措,更让农户大大增收。今年的赋税能多出一成半,都是您的功劳啊!”
长青摇头:“不说这个了,咱们各司其职,让临川百姓过得好些便好。不过说起来,林大人,我上次跟您说的批银子修路的事,您考虑得如何了?”
林通判脸上的笑容就是一收,露出几分犹豫之色:“范大人,下官知道您是深谋远虑,为民谋福祉,只是这修路架桥,都是极费银子的事儿,咱们刚得了这么点儿家底,怕是不能投进去许多吧?而且都是土里刨出来的东西,那些个果子、竹筐之类的东西,外头州府也有得是,那能卖得出去吗?能卖几个钱?怕是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