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书籍价格昂贵,一本书都要几十上百文钱,若是厚些的,几百文才能买一本,抄书的笔纸之类也不便宜,都不可能完全免费供应。而且,人都是贪心的,还要防着有人借此揩油谋利,长青把这个想法放在心里,打算忙过这一阵再召人来商议。
打定了主意,他才问许杏:“我看你是有心事的,现在能说说吗?”
许杏点头:“你知道,我的腊肉作坊现在是做起来了,我并不愁这个,而且眼看着桥修起来,我拉货也容易,以后只会越来越好做的。只是眼下有另外一个事情。”
她把镖局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才道:“你这银子都安排好了,人员也急等着开工,路修好了,押镖走货就是个好买卖,所以我真的想做,可是如果我现在出手的话,只怕与你不好呢,不管我出多少银子,都会有人说我趁人之危,甚至是你巧取豪夺。”
“原来是这样。”长青摇头,“你很不必担心这个。在商言商,你如果想做,就按市价走,然后找杨县丞,把一应文书做好,不须担心,我自会上书陈情,只要上报知府,并往监察院投了折子,便不会有事的。毕竟本朝允许官员家眷经商,就想到了这种情况。”
“真的不会对你有影响?”许杏再三确认。
“只要你出的银子公允,就不会。”长青道。
“那就好,这生意我做了。”许杏眉宇间的纠结一扫而空,脸上颇有几分意气风发。
这样的她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长青看着她,就挪不开眼。
许杏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干咳了一声,问:“你去工地上看了吗?那桥修得可是好。”
长青知道她在故意转移话题,伸手揽过她的肩膀,把人搂住,额头贴了贴她的,才说:“一直忙得很,倒没去过,你瞧着好?”
许杏脸颊发烫,却没推开他,而是往他旁边凑了凑,挨在他身边,脑袋搁在他肩头,道:“嗯,那天运香肠的时候我让人绕了点儿路,去看了。人多就是好干活,瞧着主体都架起来了,听说一共十七道拱,下头极结实,发洪水都不怕的,而且这么多拱连起来,桥面也平缓得很,将来走车拉货都省力。”
“那便好,等桥修好了我自是要去的。”长青对她的放松靠近十分受用,揽着她继续说话,“修路的事儿我也强调了,都要用沙石垫路,宽度最少须得并行两辆马车,且尽量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