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指了指西边的方向:“主街北边跟县衙挨着的是县学,好大一片地方,往西都连着西城墙啦!南边倒是一排铺子,都是些书铺、纸铺什么的,靠西城墙边上的角里有纸扎铺和棺材铺,咱们一般不去那里,晦气。往东就热闹些,也有个医馆,药铺,等转到通宝街,铺子就多了,再要一直走,就到城门喽。”
“我们昨日入城的时候从北城门而来,这么说,似乎就是走的通宝街吧。”许杏回想着,觉得并没什么出奇的。
“通宝街两边都是普通铺子,白天热闹,晚上就不怎么样了。往西隔过一条巷子就是秦府,那可是咱们县里最大的大户,县学里的秦教谕就是他们家的二孙子,那宅子气派着呢,得有五进院子!只是隔了一条巷子,等闲也没人进去看。”老吴显然对这些很是熟悉,方位路线说得十分清楚。
“这城北了不起呢,一边住着秦府,一边住着丁捕头。”许杏道。
“那是,大户人家都住在那边!除了这两家,还有几户,也都是富裕人家,城南才是咱老百姓住的地方。”老吴道。
“可是杨县丞不也住在城南?”许杏问,“他家难道不算大户人家?”
老吴却摇头:“杨县丞不是县城本地人,他老家是山里的,考了秀才当了县丞才把家搬到城里来,城北自然没有地方咯!其实现在他的爹娘兄弟也还在山里,他府上只有他的妻儿。”
“原来是这样。”许杏明白了。别人都是富若干代,家族在县城一带根深蒂固的,只有杨县丞是凤凰男,刚发迹的。
“不是说安龙是下县吗,还有这么多大户?”同乐有些不解。
老吴头摇摇头,有几分高深莫测的道:“再富的地方也有穷人,再穷的地方也有富人哪。”
“是这么个理,咱们走吧。”许杏看他不愿意多说,也不勉强,毕竟人家没有义务把老底都交出来,能跟她这个初来乍到的人说些人尽皆知的事实就已经不错了。
出了侧门,按照老吴说的,她们先远远的看了看县学,又打量了一下近处的铺子,这才拐去通宝街。
作为一个下县的县城,这里并不大,商铺也都带着几分破旧之感,但是毕竟是一座县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铺子卖什么的都有,也很热闹。
许杏她们买了汤婆子等之前说好要买的东西,又去南城的菜市逛了一圈。
同贵就道:“少奶奶,奴婢觉得这里的东西虽说和咱们那里很不一样,可是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