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杏都笑了。不用更好,她还不愿意让同乐白受累不讨好呢。
金氏看懂了许杏的神情,便道:“你既这么能,这事交给你办吧,家里一人两身新衣裳,是缎子是绣花你做主,找哪的好裁缝也随你。”
赵氏顿时苦了脸:“那我哪有那么多银子啊?”
许杏微笑:“我就不用了,穿旧衣裳就很好,同乐的针线我挺喜欢的。”
她不应承出钱的事儿,赵氏没得法子,只好道:“娘啊,长青他爹如今根本不给我一文钱,我手里没有银子。”
这是实话,金氏凉凉一笑:“既知道你吃的用的都不是你自己挣的,就消停些!到了京城更得小心,别给长青惹麻烦!”
最后还是让范氏来做的衣裳,金氏说了,这里再好的裁缝,跟人家京城的比,也都是乡下人,不必多花那个冤枉钱,干净整齐就是了。
这话倒是正理。
金氏也给范守业去了信,他也应了要一同上京,邱氏母子就不带了,毕竟长青不怎么待见他们。
许杏作坊这边的事情就全部托付给了长山,她倒也没什么信不过的。兵荒马乱的收拾了一通,一家人终于踏上了进京的旅程。
离京城越近,许杏越有些忐忑,三年了,终于要见到长青了。
第64章 意外任命
范家这一行人,一共四个主子,三个丫鬟,浩浩荡荡的,先是挤着贺大郎的牛车到了县城,住一晚, 第二天一早坐上马车去省城,到省城之后再雇上京的马车进京。
去京城的路很遥远,她们虽然算得上是官眷了,但是长青本人不在,她们也不能住官府的驿站,还是要自己雇车、自己住客栈。第一段路并不算特别远,赶车的贺大郎又是一个村的熟人,大家都没觉得如何特别,就是在县城住客栈,除了赵氏觉得什么都新鲜之外,就连同喜同贵都没流露出很稀罕的神情。
在县城简单休息了一晚,次日一早,她们就等到了提前约好的两辆马车。范守业自己骑马,没有跟女眷们在一起。本来许杏想和自己的丫鬟们坐在一起,金氏却说她和赵氏都不识字,不知道外头的事儿,让许杏给讲讲,于是她只好和金氏赵氏坐进了一辆车。
从县城去省城要六七百里路,要走两天,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新鲜,挑开车帘看外头的光景。可是上了官道之后,大路两侧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走上多少里地都没有变化,反而马车颠簸,让人越来越吃不消,别说满脸失望的赵氏了,就连金氏都没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