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只有一个称粮食的大秤,并不精确,毕竟交赋税都是用斗的,这个秤据说还是从前范长青的父亲倒卖粮食的时候用的。许杏用那个大秤称了红薯,却没单独称淀粉,于是就跟着刘老板去了柜台,想看看自己估计得准不准确。
她这举动落在刘老板眼里就是小心过度了,刘老板便道:“你这娃娃也不容易,怕钱拿少了范家人为难你吧?”
许杏笑笑,问起了淀粉的效果:“刘老板,淀粉用得多吗?”
刘老板一边称重,一边回答:“还没到卖凉粉的时候,主要还是炸鱼炸肉的用,昨天那一斤还没用完,估计到夏天卖凉粉用得就多了。”
说话间,刘老板已经把淀粉倒进他的盆里,称好了重量:“整好四斤,我给你二十二文,你拿好了。”
许杏收好自家的盆子,带着钱,跟刘老板道别后就直接去学堂门口等着。这一次她等了很久,都有些昏昏欲睡了,长青才出来。
“你等急了吧?”长青走到许杏身边,看她站起来,就转身往主街上去,“先跟你去买酒曲。”
许杏连忙跟上,有些懊恼的说:“早知道这样,我就先买回来了,还能省些功夫。”
十二文钱盈利全都买酒曲,也才四两。许杏买完,把剩下的十文钱交给长青:“这是二十斤红薯的钱,你拿回去给奶奶。”
长青接了,又说:“东堂屋里我记得有几个坛子,装粮食的,应该有空的,我回去问问奶奶,若能腾出来,可以给你用。”
“这可太好了!”许杏喜出望外,又有些担忧,“可是粮食能倒出来吗?”
“奶奶这几日也开始吃些红薯了。”长青道,“这么吃了一冬,怕是没多少麦子剩下。小米是我病着的时候给吃没了的,空坛子定然有。”
“那敢情好!等我的酒好了,就能多卖些钱了,到时候给你们买粮食吃。”许杏颇有些当仁不让的爽气。
长青侧过脸来,认真的看着她,问:“我与你立个约定如何?”
“什么约定?”许杏发现他并不像是玩笑,便也认真起来。
“昨日我说过,往后我要专心备考,红薯的事情你就自己做,得了钱自己攒好,五年以后,我给你写退婚书,你就可以离开了。”长青说。
这是长青第一次准确的说出让许杏离开的时间,许杏心中一动,问:“先生是不是说你的学问够了,肯定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