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艳吃了一块,也认为很好吃。稻子壳烤出来的的确有种独特的香味。
“咱们还可以试试看烤肉,烤鸡翅膀这些。对了,你婆奶奶的萝卜炖大鹅也可以。我看他们挺喜欢吃的。”
江海潮摇头:“那可不行,篝火晚会呢,根本烧不起来。”
卢艳艳完全忘了形象,猛的一拍大腿,眉飞色舞道:“直接架个大锅呀,旁边煮着,就跟列宁的早餐一样,用篝火煮。”
听着好像还挺有意思的哦。
可怎么她越听越觉得像是杀猪菜呢?就是杀年猪的时候,把各种猪下水还有猪血放在一起炖一大锅那种。
卢艳艳哈哈大笑:“那也行啊,杀猪菜在城里还吃不到呢,也算我们农村的特色了。”
不错,吃的差不多可以定下了。剩下的就是想那个对歌到底要怎么对。
算了算了,太晚了,赶紧先睡觉吧,明天再慢慢想。
结果第二天一早,江海潮他们跑到市里卖衣服(这回她真带了人家预定的皮夹克),碰上海音,问他们一中图书馆有没有讲篝火晚会的书,尤其是对歌部分。
海音眨巴眨巴两下眼睛,满脸困惑地看姐姐:“这有什么好评判的?直接开一首歌,唱两句,让其他人接着唱好了。能把歌词接对了,那就算过关。接错了歌词,那就输了呀。”
干嘛管人家少数民族怎么对歌呢?人家张口就能唱歌。
江海潮目瞪口呆。这么简单?
好像还就是能这么简单。五音全不全根本不重要,只要你能把歌词顺当地唱出来,那就行了呀。准不准?一清二楚。
困扰了她们一晚上的问题,到了海音嘴里,怎么就这么简单呢。
11岁的大姐,少先队的大队长,又一次感觉心情好像有点复杂。
旁边卖衣服的叔叔已经听了好几耳朵,笑着附和:“对对对,这个办法好。”
他还扭头招呼工会主席,“元旦我们单位办晚会,也可以这样来嘛,接歌词,接的准就有奖品。”
工会主席笑着骂回头:“你就一门心思惦记着奖品。”
她对着江海潮,笑容愈发亲切和蔼,“妹头,刚才那个厂的说让你过去,你去不去啊?”
江海潮头摇成拨浪鼓,信誓旦旦:“不去不去,我才不去。早就讲好了,我只把衣服摆在这边。要换地方的话,我们家不如直接送商场了。”
她才不犯傻呢。她和那人又没什么交情,人家嘴上讲讲,她就屁颠颠地跑过去,她成什么了?
工会主席一拍巴掌:“就是,别看他们发电厂钱多,实际上难伺候的很,一个比一个挑剔。你不如安安生生待在这儿,好歹不怕被人诓了。”
杨桃担忧:“阿姨,可是你们都已经买过衣服了,总不能每个礼拜都买新衣服吧?要是这样,倒成了我们的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