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张希瑶点头,“能吃!不过我们等婚事办完再吃。”张希瑶教他们怎么称呼这些水果。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但大家都很期待。

孩子们围着水果打转,张老头把张希瑶叫到屋里,询问他们在汴京的生意。

张希瑶把账本递给他,又提起自己打算在外城买个铺面。

夏天的时候,冰棍大卖,张老头也分到不少钱,但他要给孩子们读书,还要给他们娶亲,不敢像张希瑶这样花出去。

他抽了口烟袋锅子问,“你想做什么买卖?”

张希瑶告诉他,“我想做镖行。”

张老头吃了一惊,“你走镖?一个姑娘家走什么镖!你当外面都是好人?”

虽然阿瑶不嫁出去,但也要名声!怎么跟一帮男人出去!这传出去像什么话!

“当然不是!”张希瑶有自知自名,她哪有那个体力,她笑着解释,“我认识一个人,他体力很棒。剩下的镖师我来招工,不过还得自己人随行。”

张老头明白她的意思了,“你想让谁去?”

张希瑶知道瞒不过阿爷,她也不想瞒,“大伯吧。二伯还得在汴京做生意,少他不行。大伯走镖更稳当。当然他还得学。罗大虎懂行,可以跟着一块去。”

张婆子有些不放心,“可是路上遇到危险,货物被抢,这怎么办?”

“阿爷阿奶,做生意都是这样。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张希瑶左手拍右手,“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据我所知,我们卖的红菇在福建那边至少可以翻三四倍。那边的人认这种蘑菇。”

张婆子倒吸一口凉气。

张希瑶开始逐一细数,“还有我们平时吃的红糖,之前是甘蔗做的。在南方,其实一斤只要五文钱,可是在汴京要二十文。至少翻了四倍。”

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至于其他的东西,她暂时还看不出来。

张婆子拍着巴掌,“怪不得那些走商能赚大钱。”

张老头觉得她只看到别人赚钱,没看到危险,“万一路上出了事,货物被抢,你就鸡飞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