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张希瑶看着手里的老豆腐。一斤黄豆差不多能出两三斤老豆腐。这么算下来,豆腐坊并没有赚太多钱。现代用黄豆换豆腐是一斤换一斤。可是现代有机器,这古代全是人工推磨,要累多了。

一斤豆腐四文钱,那她做成臭豆腐,至少得卖十六文,要不然她没利润。

她问张二伯,镇上吃得起豆腐的人家多吗?

张二伯笑道,“天天吃肯定吃不起。三五天吃一回还是没问题的。”

张希瑶松了口气。一斤老豆腐至少可以做成四份。一份卖四文钱,再除掉成本,她能赚两文钱,还是有赚头的。

张家人不知道张希瑶要做臭豆腐,他们正在听张二伯聊新粮价。

有些人家速度快,粮食已经收上来了。今年天气好,没有下过一场雨,但粮价却比去年低了不少。

张家只佃了十亩地,交给官府的税给的是银子,但是这田不是他们的,所以他们要将税交给地主家,给的自然是粮食,而地主的租子也是实打实的粮食,他们家仅剩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张二伯问父亲,今年要不要买些粮。

张老头点点头,“买吧!问问地主家要不要卖粮。趁着现在粮价低,咱们多买些。”

张婆子觉得他们可以多开垦荒地,总不能一直当佃户。

“等收完粮食再说。到时候再开两亩荒地。”

“我看出村那块荒地就挺好,野草长得比我都高。要是种庄稼肯定也是大丰收。”张婆子已经选好地址。

张老头觉得可行。

家里人忙着割麦子,张希瑶割麦子速度太慢,她负责运麦垛。

张婆子一次能拿四个,她拿一个都勉强。

“阿奶,你力气可真大。”张希瑶不觉得自己没用,而是这些古人都太能干了。她奶更是全家翘楚。难怪她奶是后娘也能当家。除了有张老头撑腰,打铁还得自身硬。

张婆子看她累得呼哧带喘,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