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

嬴嫣气得踢了一脚案几,低声怒道:“这都是什么破事儿啊!可气死我啦!”

胡亥安抚得摸了摸她的脑袋,又看向剩下的众皇孙。

嬴祺与嬴祯死死低着头,生怕被看到。

嬴祚第二个起身,道:“王一猛杀人犯了国法,按律当斩。但他是为父亲报仇,是个大孝子,死后应该表彰。”

嬴嫣“啊”了一声,“这法子我怎么就没想到。”

以嬴祚的年纪阅历,能想出这样看似两者兼得的法子来,已是不易。

胡亥淡声道:“不错。还有谁有法子?”

嬴祚满以为会被夸奖,谁知被这样轻轻放过了,他有点失望得坐下去。

嬴祺与嬴祯恨不能钻到地底下去。

“拓曼?”胡亥鼓励性得望向了一直安静听着的拓曼。

拓曼起身,显是早已想好了,脆生生道:“孔子曾说过,‘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又曾说‘居父母之仇,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父仇不共戴天,王一猛若不杀仇人,如何立于天地间?我认为应该放了他。”

父仇不共戴天。

望着拓曼黑嗔嗔的眼睛,想到单于冒顿之死,胡亥竟然心中一紧。

第241章

“书读得不错。”胡亥勉励了拓曼一句, 未置臧否, 又看向后面的三位皇孙。

嬴祺和嬴祯被点到名字,不得不起来回答, 磕磕绊绊,好不容易自圆其说。

胡亥耐心听着, 格外赞了这俩胆小谨慎的孩子几句,最终看向了嬴礼。

嬴礼起身, 道:“《公羊传》有云‘父不受诛, 子复仇可也。父受诛, 子复仇,此推刃之道, 复仇不除害。’”

父亲不是被国法杀的, 儿子可以报仇。父亲是被国法杀的,儿子如果报仇,那么旁人的儿子也可以报仇, 复仇便会无穷无尽, 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不能报仇。

嬴礼说出了他的观点, “若要判定王一猛的罪责,就要看他的父亲是不是死于国法。”

“王父死于民间械斗。”胡亥道:“但是王一猛认为对王父一案的判决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