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敢相信,竟是新作么?”
一首首诗词印在纸上,哪怕是手抄本,也让人触目惊心,这样的诗词,一首都是难得,更不用说此本书上首首如此,根本没有什么重样的,落款还是同一人——“文抄公”。
偏偏,这些诗词跨度极大,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豪情壮志,有的哀怨婉转,竟不像是一人所写,但,之前又是闻所未闻。
“怕是集录吧,也许是某人抄录下了别人的诗词,避讳名姓,这才落款‘文抄’?”
有人一语道破真相,但,在能够以诗词引动天上异象,触发雷霆的世界,真的会有人做出这等能够传世的诗词而默默无闻吗?便是有,抄录之人,集书之人,又是出于何种想法而不留下诗人姓名呢?
是谁的就是谁的,别人的首作,若有用,他大可以学,也没必要冒名顶替,无论是异象还是好处,都不是能够冒名顶替得了的,天道不可欺,抄录之人是无法得到首书之人能够得到的好处的,那么,做这等隐去姓名之事,到底为了什么?
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文抄公诗集》让所有的人手不释卷,而看完之后,类似的疑问总是会升起,读书人的好奇心也是很强的,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些诗词的作者是谁,迫切地想要知道那文抄公为何出了此书。
而事实的真相是……
“姑娘,这本书……”
软榻之上,披散着长发的女子面色惨白,靠在软垫之上,眯着眼,手边放着一本墨香未去的书,上面的层层光芒刺目到几乎让人不敢直视。
一旁的丫鬟,亲眼见到这本书怎么诞生的丫鬟目光惊疑不定地从姑娘身上扫到书上,又从书上扫到姑娘身上,自家姑娘有大才,她早就知道,但,能够在两个时辰之中写出这样多的诗词来,也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吧。
再想起昨日那轰隆隆几乎响了一个下午的雷声,她便又是几分心惊,那样连番的雷劈,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