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

于是后来帝俊和太一筹建天庭,也让自己去“顾问”了一回。

有了这两次,便是最开始不知道这个“顾问”是什么意思,如今也都大体明白了,玉帝和王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这才找了王平来“顾问”,帮着参谋一下该怎样做。

比起洪荒中其他自命不凡的大妖,王平对玉帝和王母的态度还好,沉吟了一下说:“这件事倒也不难。如今天庭之中职司明确,只是并无人正式任命,或者说,当初接受职司的都是帝俊和太一的手下人,他们不听诏令,找能听诏令的便是了。”

至于官员考核选拔的机制,早在上次帮忙筹建天庭的时候,王平就透露过一些,倒也不算新鲜,略说了一下,玉帝和王母便有所理解。

他们两个是鸿钧身边的童子,真正算起来,跟在鸿钧身边的时间可比三清女娲他们长得多,若是真的资质愚钝,不堪教诲,又怎么会被鸿钧委以重任,何况,近朱者赤,便是耳濡目染的熏陶,他们也比一般人强多了。

鸿钧之所以把他们安放在这样的位置上,除了对妖族的不信任之外,恐怕还有些认为他们更能理解自己意愿的意思,所谓“宁与家奴,不与外人”,大概是觉得他们比别人可信,也更懂得自己的意思。

“如今为难便在此。”玉帝一脸苦笑,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但因为他们两人没有威信,童子出身比起那些个天生天养的妖族怎么看都是低了一等,不敢跟人说起根脚,当初不过两个看门童子,如今竟然成了座上玉帝,谁能服气?

所以他们如果招人,玉帝实在没有足够的信心会有人来,便是真的有人贪图个名头又或者怎样的目的来了,实力也必然比不上那些大妖,介时必被人嗤笑更甚,愈发显得他这个玉帝窝囊无能了。

有了这样的顾虑,便是知道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法子,他们也不敢轻易尝试,怕损了面子。

王平皱了皱眉:“若是这般,唯有求助道祖了。”

见得玉帝不语,王平也不再多说,稍稍寒暄两句便告辞离开了。

【这恐怕就是封神榜的由来了。】

当年看封神榜的时候,只当是商纣惹了女娲生气,然后有了九尾狐妖霍乱朝纲的事情,然后才有了封神榜。

后来再看那些洪荒小说,才知道这其中可能有准提算计玄门气运,迷惑人间帝王写下那等诗句引得女娲动怒,道门三清反目,这才有了西方的大量人才引进。

至于封神榜上诸神都到天庭任职什么的,那时候还曾想过,天庭得要多少人啊,必然冗官冗员了,没想到……

如今的天庭,玉帝和王母就相当于光杆司令,虽然那些个职司下的各妖除去战死的,并无一妖辞职不干,但他们占着名义不干事,也实在是令人心恼。最要命的还是他们心高气傲,处处看不起玉帝和王母,少不得要有对着干的事情发生。因为实力强大,倒也不惧被打杀了,愈发有恃无恐,这等大爷,哪个领导也都伺候不起啊!

想到天庭上冷冷清清的样子,纵然院子里头没有枯枝败叶,但也处处透露着萧索之意,哪里像当初帝俊初建天庭的热闹,女娲第一次动用红绣球见证帝俊和羲和的婚礼,那个时候连三清都要来凑热闹,而现在,门庭冷落,实在是……

若是如今的玉帝和王母都见过当日的情景,恐怕更不会甘心了。

王平并没有对这件事持续关注,只是偶尔消息来了听一下,他更关心自家的领地建设,因为他在外面建了地盘,回东海愈发少了,东海龙王也不以为意,以前王平经常闭关的时候,有他跟没他也都一样,如今也没什么区别。

至于外宿,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哪个皇帝还要跟大臣一同住皇宫的?再者,东海日常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又有各位官员各司其职,秩序井然,连东海龙王都闲得四处风流,又哪里管别人是不是在外头金屋藏娇?

龙王只略问了一句,又给了好些东西供王平装点门面,也就不管了。

凡是大妖,子嗣繁衍都不容易,龙凤时代还好,或许是因为那时候并没有太多的生物占用灵气,龙凤都是一窝一窝地生,也没见哪个不孕不育或者独生子女的,而等到巫妖时期,妖族的生育能力明显就不如以前了,帝俊和羲和生了十个儿子简直都是时代最多,再没有比他们更多的,也因此,十子去九羲和才痛心不已,与巫族死战,至死方休。

东海龙王是从龙凤劫时候幸存下来的,纵然当年血脉不高,修为低下,这么多年下来,也都有些实力了,子嗣繁衍便也有些艰难,努力至今,不过一个龙子而已,还并非纯种,已有不少官员担心继承人问题,龙王自己也是心急的,这才是头等大事,与之相比,抱怨天庭两句就显得很无所谓了。

龙王想得十分清楚,一次醉酒后曾这般对王平说:“……嗝,我管那么多做什么,反正那天庭之主又不会是我……嗝,能成为一海龙王,我已经很知足了,嗝,多亏了你,多亏了你啊……”

对于龙王的知恩不忘,王平还是很感触的,当天陪他多喝了两杯,灵果灵草酿造出来的灵酒,滋味儿实在是好,痛痛快快醉了一场,等到再醒来,竟然发现修为又有精进,也不知是这一场酒醉解了什么心结,还是这些灵酒更促进修为,略略闭关了一下,巩固了修为,王平便又投身于基地建设当中。

这时候,已是夏桀当朝,这位酒池肉林的君王曾这样说过:“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这可以算作自比“天”的皇帝名言了,其狂妄自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