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神棍所料,女娲炼石,火灭的这批人“失其躯壳、背井离乡”,但有一个例外——女娲对魇神是优待的,魇神那具“土成”的身躯,得以保留,且就藏在魇山。
这具躯壳,有生无死,生生不息,凭什么魇神独占?夺过来,分了它,足可惠及众人。
这才是回家的必由之路。
……
煤精镜具体是什么时间现世的,陈天海也不知道。
他只隐约听说,是北方的一个草原游牧部落如受天命、集体夜梦,挖出了这面镜子,之后,这面煤精镜就成了部落的宝贝,由通天巫(萨满)世代持有。
而煤精镜的细节、特性以及操作手法,都详细地记录在一卷羊皮卷上。
后来,米芾创立“人石会”的那个时代,不敢说“全民玩石”,至少也是一时风潮:朝野上下都在宣扬石头是多么的神奇——想想看吧,连徽宗皇帝都相信“石中蓄有蟠龙之力,长期相对相处,有助于得道飞升”。
所谓“飞升”,不就是脱却皮囊、脱此樊笼么?
皇帝带头,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养石”、“修炼”手法层出不穷。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新一代的通天巫持一面煤精镜,加入了“人石会”,还带来了一套颇为新颖的养石之说。
这一说法很快得到“人石会”诸人的追捧:人人都求煤精镜看石、找石,继而抱着“飞升”的念头美滋滋养石。
依陈天海的想法,那位通天巫,很可能还包括他身后的部落,是侵入以及借壳“人石会”的主要力量——原本的“人石会”,只是文人雅客赏玩石头的群体,但因着米芾的名声,有名人效应——他们看中了这一点,要把整个协会换汤换药、收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