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染闭上眼睛。
姜家人世代镇守边凉,让大雁免于战乱,但每一个姜家人都痛恨战争,太多太多的姜家人死在战场。
若这世间没有战争,就不会有姜家世代难活三十的命运。
萧焕问:“你们的约定是什么?”
折荛娘子一字一句:“此后,厢族不再入侵大雁,大雁允许厢族人入边凉,进大雁领土求生。”
就是这十三年的现况。
厢族不再入侵,过不下去的厢族人也可以搬到大雁生活,两族和平,再无战事。
“后来呢?”阿染轻声问。
后来才是关键,有了合作的“玉将军”,又是为什么带着拓跋延和轩辕九山,入京陷害姜长安通敌?
折荛娘子闭上了眼睛,声音轻颤:“大雁来信,两族和平,姜长安不必留,对我厢族而言,他死了,我们才能睡得安稳!”
大雁都愿意杀死一个能以一当万的大将军,厢族人为什么不配合?百利无一害。
姜长安不死,只要他在,随时都能挥师北上,歼灭厢族,他死了,就如盘踞的老虎倒下,厢族的心可以彻底放下。
“我们立下战场合约之时,我曾要求带回厢族战死之人,那时候只想让他们魂归故里,后来却发现……这也是一个机会,拓跋氏的秘术尚无人知晓。”
无人知晓的秘术、带走的尸体,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厢族配合大雁完成一次陷害,两个死人“开口”说话,姜长安通敌罪便铁证如山。
阿染手上用力,折荛娘子脖颈溢出鲜血。
姜家案查到现在,真是越查越恶心,十三年的和平,是当年姜长安重创厢族,又于战场与厢族立下约定。
也是因为和平之约,“镇北大将军”便没了存在意义。
姜长安仁善,同意厢族人带走尸首,魂归故里,转头,厢族便借这些带走的尸体作文章,冤枉他“通敌”。
这份仁善,堵死他所有的退路。
通敌、贪污、不道……所有人都有要杀姜长安的理由,冠冕堂皇、理直气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