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就是她的起点。
每走百步,她就会在她右手边树上,依序划下第二条、三条。她决定一个方向最多走上千步,若仍看不见人烟,她就折返再循第二个方向--出发前她跪地祈求,希望老天保佑她尽快找到当地住民。
“一切就拜托您了。”
磕完头,她拍拍衣袖站起,开始往前探索。
头一个往北的方向,失败,越往前走越见荒凉,她只好灰头土脸调转回山洞,继续往下个方向探索。
拿来唬人的长剑很快成为负担,压得她肩膀疼痛不已。她不只一次将它丢在地上,再一想于季友的牡丹说法,她又咬牙背起,继续让它折磨她柔嫩的背。
她想,要是连把剑都负荷不了,谈什么跟他一起生活?
她把他的剑当成了试炼,而她一定得捱过--非捱过不可!
但饥饿与口渴,很快令她身体疲惫,步履沉重,佩剑后来变成了她的拐扙。而脚上精致的绣鞋,没一会儿也磨穿了底。
就在她记不得到底走了一千五还是一千六百步时,她隐隐约约,闻到了炊饭的香气。
开头,她还以为是自己饿昏了头,脑子开始出现幻觉了。万一不是呢--念头一闪过,她立刻抓紧长剑快跑,也顾不得做记号了,就在她奔过一长排参天林木后,她看见了。
间次比邻的茅屋,就坐落在绵延起伏的峦上。
瞪着袅袅炊烟,她忍不住痛哭失声。他有救了,她真的办到了!
她一边哭着,一只手还拖着长剑,一步一步爬上峦头。
她看见峦上有块大石,上头凿了三个字--翠岭村。
中午时分,村里人皆在自家屋房里享用简单的餐饭,几个人不约而同从窗门里瞧见这幕--一个头插金簪,衣裳却泥渍斑斑的标致姑娘,右手拖着把剑,游魂似地飘进村里。
山里人生活单调,突然闯进这么一个令人摸不着头绪的生客,教他们怎么不甘愿放下碗筷,一个个自屋房探出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