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159 导演和探班

“很好很好!”

陆煦这场戏拍完,苗植鼓着掌说很好,对方的语气太过痛快,以至于陆煦有些不适应:“真有那么好?”

“很完美。”苗植点点头,一本正经道。

《无畏人生》已经拍到了实验完成、一群人微笑着、拥抱着、流泪着的镜头,在这个镜头里,柏千山一人立于人群之外,对着国旗流下了眼泪。

这是他回来的理由,也是他无畏的理由。

实验很危险,所有人都知道,但总有人会去做。

这场戏里,陆煦的演绎特别打动人,苗植属于那种不会轻易表露情绪的导演,对他来说,称赞陆煦拍得很好已经是情感外放的表现,换成别的演员,他或许点个头就过去了。

编剧姜唐却一点也不克制,冲上来捶了陆煦的后背好几下。

陆煦只能感慨,搞文字工作的体力就是不太行,换成刘春风的话,这一拳早就把他揍趴下了。

陆煦也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贴近自己演绎的角色、一点点尝试把角色演得更好……越是到后来,陆煦越是理解柏千山。

毫无疑问,柏千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但一个理想主义者必然不是凭空诞生的,他的理想要有寄托,他要为了践行理想付出自己的智慧、才华、乃至整个人生,在演这部《无畏人生》的过程中,陆煦几乎重温了一番柏千山的理想。

陆煦喜欢《无畏人生》的一点,是电影中没有给柏千山“空降”一个理想,不断灌输柏千山这人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而是直接讲明了柏千山理想的源头、他贯彻理想的努力、以及他在这条路上的同行者。

因而,柏千山并不孤独,电影本身也是脚踏实地的,不是导演和编剧脑袋一抽随意编出的故事。

在陆煦看来,就算没有人为柏千山著书立传,或者为他专门拍一部电影,也比瞎编他的故事,把一堆未曾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强加在他身上,甚至篡改他的理想、玷污他的信念要好得多。

但当下的电影圈确实有这样的作品。

导演和编剧们才不管现实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要他们觉得怎么样,他们就敢把自己胡编乱造的内容放进作品里。

反正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活人嘛,会说话也无所谓,反正说不过一天几十条热搜的专业团队。

总而言之,如果《无畏人生》剧组不尊重柏千山的人生的话,陆煦绝对不会考虑接这个剧本。

拍《无畏人生》让他想到了自己错失的那部《旭日初升》,虽然是发生在不同年代的故事,内核其实有相似之处,陆煦是真的想演《旭日初升》,这次接《无畏人生》,算是完成了他的一个心愿。

到实验完成的这一场戏,《无畏人生》的核心剧情基本已经拍完了,不过陆煦依然有不少戏份需要完成,还有一些剧情,苗植认为他还要再磨一磨。

苗植发现,陆煦的情感渲染力很强,而除此之外,由于他展现出了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成熟演技,苗植这种有经验的导演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但从观众的角度看,会觉得有些复杂。

换句话说,陆煦偶尔会演过头。

这是苗植的想法,他不认为陆煦需要全盘接收。

拍《无畏人生》这段时间,他发现,陆煦是那种有自己思考的演员,有时候不需要旁人提点,他自己就能够实现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