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帝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他,白氏皇族陷入内乱。白氏皇族从白崇文那一代开始断代。此后在位的皇帝,皆是旁系。
在世人眼中,崇文帝的做法极其不负责,但又不能否认他在位时的功绩。所以史书对他的记载极为矛盾。但这并不妨碍崇拜他的人继续吹捧他。
白崇文逝世后,丞相张风遥遵循白崇文的遗旨,将崇文帝的陵寝迁入祁王白萧的陵墓中。这是不符合规矩的,所以张风遥耗费了不少精力,才力排众议,完成了白崇文的遗愿。
此后没过多久,张风遥也寿终正寝了。对其他文臣来说,张风遥是贤臣。只是后来年纪大了,变得愚忠了,才放任崇文帝做出这些荒唐事。不过跟崇文帝比起来,张风遥的过失无伤大雅。
北溟内乱十年后,新上任的帝王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将北溟王朝又推上了另一个巅峰。他礼贤下士,任用贤才。朝堂上,文臣武将能人辈出。他的儿女也极其优秀,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对外能开疆扩土,对内能体恤万民。北溟王朝就在这短短二十年的时光里,强大到了无人匹敌的地步。
可之后的几十年里,北溟王朝的国运急转直下。仿若之前的两朝繁荣,耗尽了北溟的英雄气。之后的国君代代平庸,甚至昏庸。国富民强,让他们不思进取。兵强马壮,让他们狂妄自大。万朝来贺,让他们目无尊长。
宫廷内,金碧辉煌,雕栏玉砌,骄奢淫逸,美女绕膝。紫醉金迷的生活,让他们再也体会不到黎明百姓的艰辛。
整个北溟王朝,仿佛被下了诅咒。从皇帝到臣子,皆是一股享乐之风。偶有贤臣进谏,下场惨不忍睹。
北溟宣仁二十七年。
宣仁帝十九岁登基,如今已经过了二十七年。与先帝相比,他的昏庸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这一生后妃无数,子嗣繁多。光是记名上册的皇子就有十二位。但还在世的却只有两位。
一位年级尚小,只有十三岁,名叫白松云,母妃不详。整日疯疯癫癫的。据说是小时候生病发热,烧坏了脑子。
另一位皇子的名声就有些响亮了。他排行老七,名叫白萧。这个名字是宣仁帝特意取的。原本他不叫这个名字,毕竟这个名字犯了先人祁王的忌讳。但宣仁帝可不在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只顾着自己开心。
宣仁帝不遵礼教,沉迷享乐,对子嗣漠不关心。在白萧的母妃去世时,偶然间见过白萧一次。见白萧风度翩翩,宛若谪仙,一时情难自已,激动的感叹到:若那祁王在世,应当就是你这副模样。
于是不顾群臣反对,给皇七子更名为白萧。
白萧反抗不了,只能接旨谢恩。白萧的母妃出生寒微,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宫女。虽然生下皇子,封了贵人。但在后宫里依旧是不够看的。所以白萧从小生活的举步维艰。
以前宫里的人常说母凭子贵,只要生下皇子就能飞黄腾达了。可是现在这位皇帝,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子女。又怎么会在乎生下子女的那个人。这宫里的美人数不胜数,宣仁帝可能连白萧的母妃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后来宫里的皇子都死光了,白萧的日子才好过一些。所有人都期盼着这位皇七子能登上皇位,让北溟王朝重新振奋起来。
但白萧没有盲目自信,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活着。一共十二位皇子,活下来的只有两位。一个疯子,一个没有靠山的光杆皇子。说是巧合,白萧是不信的。
宣仁帝昏庸无道,但北溟王朝还算强大。他不担心外敌入侵,只担心有人谋朝篡位。所以他的儿子里,但凡有背景的都活不下去,有能力的也活不下去,有野心的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顷刻间便要拔除。
白萧在很小的时候,就摸清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他让自己变得平庸,整日跟那个已经疯了的皇弟混在一起。对他有好感的,说他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讨厌他的,说他趋炎附势,胸无大志,好逸恶劳,空有一副皮囊。
白萧无亲无故,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自保手段。事实证明,他的策略是成功的。不然他早就死了。
宫里只剩下两个皇子,且都没成亲。管事嬷嬷就将他们俩安排到了一起。这宫里主不主仆不仆的,也没人说这嬷嬷安排的不合理。白萧也已经习惯了。
这些管事嬷嬷对他太好,反而会被宣仁帝怀疑是在巴结他。毕竟宣仁帝对自己的皇位已经执着到了疯魔的地步。他不允许任何人脱离他的掌控,随心所欲的日子他还没过够。至高无上的皇权,才是他的毕生所求。没有任何人能忤逆他。
白松云很黏白萧,白萧对白松云也是真心的。在这宫里,他们两人也算是相依为命。
“白萧哥哥,你吃饭了吗?”白松云捧着一块糕点,热切的递到白萧跟前。一双黑亮的圆眼睛,笑眯眯的看着白萧。
白萧穿着粗布麻衣,墨发仅用一根发带束在脑后。两袖清风,却难掩其艳色。他眼眸半垂,微微一笑,声音轻柔缓和:“我吃了。”
“啊?”白松云听闻这话有些失落。
白萧不忍让他难过,抬手揉了揉白松云的头顶。
“不过松云手中的糕点看着着实有些诱人,我可以尝一块吗?”
“可以!”白松云眼前一亮:“当然可以!”
白萧伸手拿了一块糕点放进嘴里。
“好吃吗?”白松云问到。
白萧点点头:“还不错。”
“圣旨到——”
一个面容冷峻的太监走进了皇子殿。
白萧闻声立马跪了下来。白松云并不知道圣旨是什么意思,见白萧跪了下来,他也跟着有样学样。
那老太监垂眸看了白萧一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皇七子白萧,为朕之爱子,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太子殿下,请接旨吧。”
老太监微微俯身,冲着白萧微微一笑。
白萧呆愣在原地,心中有些慌乱。他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但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太子?太子殿下!”白松云欢呼一声,激动的从地上跳了起来。鼓着掌在皇子殿里转圈圈:“白萧哥哥成太子殿下咯!白萧哥哥成太子殿下咯!”
“十二殿下,您小心点儿。”一旁的小太监提醒到。
白萧沉默半响,敛下心神。
“儿臣,接旨。”
老太监也是看着白萧长大的,见白萧接旨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恭喜太子殿下了。”
白萧微微一笑:“多谢。”今后的日子恐怕会更加难过了。
白萧成了太子,这吃穿用度就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东宫空置已久,但宣仁帝还是命人将其打扫了出来。
隔天白萧就搬进了东宫里。白松云舍不得他,白萧就去求宣仁帝,把白松云也带进了东宫里。宣仁帝大手一挥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