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两相对持·叁

又是几日,朝堂大朝会开即,各地刺史赶来。

上官远就带了块芴板,芴板上写了些字——那是废话。

他戎了戎袖子,把芴板掩里头了点,抬起眼去看殿上之人。

皇上的身子养了三四年来了,还是落下了病根子,慵懒地坐在龙椅上。衣服是极华丽的,从上到下都是金光灿灿。上面黑丝遇光则亮,据说是用几十只孔雀羽毛捻成的线编织成的。

边上的是韩中丞。

韩中丞一改从前高调姿态,漠然地站在一角。他清淡如风,只要不吱声就依旧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人。

上官远再一看,楚廷尉离韩中丞也远了点,反倒是挨着沈丞相和林大夫。

武樊已经复位,直挺挺地站在以前站着的位置,右手边就是沈丞相。

这是准备明着来了还是怎地?上官远内心思索,静观其变。

皇上还未出言。

知情的是知道他在睡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一脸高深莫测地等着官员自己上谏呢。

沈遇汶气气地瞪了下龙椅上的皇上。

皇上啥也没看到。

沈遇汶:……

皇上不说话,底下的官员也就没说话的。

太监在一旁急的眼神示意大家。

楚嘉禾和韩与时充耳不闻的,对视了一眼就没再多动作了。

“武太尉在西北吃沙三年,可觉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沈遇汶之前就想和皇上点醒一下西北的事情的,奈何之前都被打岔,无法开口。这会西北谋士聚团一事已然传至殿中,他此时再说已经没谁阻止了,“之前苦求太尉复位,太尉说央国不善,宁愿除去官位也要留在那。既如此,太尉这时候回来,是央国不足为惧?”

这几句话开了个口子,终于把眼皮打颤的皇上的神志唤醒了点。

皇上揉揉眼睛:“武爱卿,回来了。”

武樊对皇上行礼:“国有难,自然要回来。”他又对沈遇汶说道:“央国祸患总不及我大淮祸患,此番赶回,可不就是为那宋云舟的事。”

一言出,众人视线相随。

“哦。”沈遇汶眨了下眼睛,“宋云舟不是自西北起兵的么,武太尉没能成功阻止?”

武太尉答道:“各位可不要小瞧了这么一号人物,他能耐大着呢。不然臣也不会火急撩撩地赶回来自取其辱。”

林珏凝色,直截了当地问道:“武太尉既说出这番话,难不成宋云舟已经到达京城?”

沈遇汶愣着吸了口小气,他转头去看林珏。

然而,目光擦过林珏的发丝,余光直直朝着未出一言的楚嘉禾和韩与。

楚嘉禾和韩与也是静静看着这一幕。

“这臣就不知晓了。”武樊道,“臣只知晓宋云舟已不在西北,料想他会赶来朝廷,便快马加鞭,争取快他一步。”

“辛苦武太尉为国鞠躬尽瘁了。”沈遇汶面不改色地说了句客套话。

殿上的皇上是越来越清醒了。

宋云舟有能耐?出西北了?来京城了?!

“一个这么大的人,你们一点踪迹都找不到?”皇上皱眉,他对武樊讲道,“武爱卿,你在哪里跟丢他的?”

武樊耸肩:“他溜得快,在西北就不见踪迹了。一夜的事。”

沈遇汶垂了眼眸,内心思索要怎么继续辨武樊所言真假。但下一刻,林珏悄悄扯了他的一角衣袖。

沈遇汶了然,便不动声色地放下手,不再说话。

林珏则在这时进谏:“陛下,摘星台一事,还需则个黄道吉日。如今宋云舟做事叵测,臣请太常寺再算个日子,早日搭建起来较为妥善。”

皇上一听,连忙点头道:“是是是,巫爱卿,赶紧把日程给朕提前点。届时招多些人,早日完工。”

话音刚落,就有臣子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