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两相对持·贰

近日皇上欲建摘星台之事欲传欲烈,相应的,西北谋士带兵起义之事也逐渐被京城人所知。

起初他们只是知道西北又众多谋士在,是因为那个主导人都大背景。但是并不知晓那个大帅是谁。

现下,他们知晓了。

是旧朝永亲王嫡子,被尊称为世子殿下的宋云舟!

有人即刻上谏,奇得是这回方便了许多,递上的文书就没被打下来过。

皇上闻言,勃然大怒,咒骂宋云舟一介贱民恩将仇报,不识好歹,必须立即扣杀,斩其头颅尸挂城门。

可能是心虚,皇上下朝之后急忙留下沈丞相和林大夫,彻夜商议。

待沈遇汶和林珏从宫中出来时,也有不少官员围着询问。

沈遇汶蹙起眉头,天真回道:“朝上陛下说的话,大家是忘记了么?陛下召见我们两个,除了这件事还是什么?”

有官员道:“那可是宋云舟!”

他们认为不可思议,那个宋云舟不过是个乞丐,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本事?!

“是呀。”沈遇汶道,“他是宋云舟,或者不是宋云舟又有什么要紧;他是乞丐是景夫人,亦或是旧朝世子又有什么要紧?”

官员不解。

林珏接了后句:“不都是国之祸患么?”

众人一扼。

“只要我们百官齐心协力,还怕我大淮百姓受苦受难么?”沈遇汶疑惑道,“宋公子扰乱民生秩序,究其根本不还是我们相互猜忌,没能阻止?”

一时间,众官员都被逼得下不来台,面面相觑。

沈遇汶眼神凝了下:“从前我们便是如此逼退景大人,惹得陛下误了眼。景大人身死,我们全都有份。难道各位还未从此事中得到教训?”他道:“重臣离去,我们更该齐心协力,把我们大淮给挺起来呀。”

有个官员小声蛐蛐:“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自己说要众志成城,结果自己拿着求仙问道太行八卦去谄媚陛下。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谁不会说。

沈遇汶听见了,但笑不语。

林珏甩了那人一个眼色:“各位在这候着也累了,这天也暗了,还是尽快归家想想明日奏折吧!”

人群散了,路途只剩下沈遇汶和林珏两人。

“怎么不和他们说实情?”林珏低下头来,“遇汶,陛下和我们说的就不是宋公子的事。”

归根结底,仗没打到皇上眼前来,皇上是不着急的。反正他底下还有那么多为镇压叛军前仆后继的人呢。武太尉是吃素的么?再而言宋云舟此人皇上也见过,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就算身边有一群人又有什么用,难成大器。

所以,皇上和他们说的是别的事。

——兴建摘星台。

沈遇汶长叹一口气,一头撞在林珏肩上。

“他们关心的又不是陛下长命百岁,他们关心的是民间谋士谋反呀。”他欲哭无泪,“阿珏,这丞相真难做。没人和我说过这么难的啊……”

林珏僵了下,道:“要是你不想……”他有点难开口,左右斟酌,还是闭上了嘴。

“这世道好乱,好乱。”沈遇汶道,“我们会试殿试时,哪能想到比民心更复杂的是官心,又哪能想到陛下又是如此……我行我素。”

他不禁回想起从前事宜。

他读了这么多书,原来是纸上谈兵。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林珏抿了抿嘴,道,“还是一步一步来,时来运转否极泰来。楚大人和韩大人不还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么,有他们做盾,我们行事也能方便些呀。”

沈遇汶眼睛亮了一下,旋即又暗淡下去。

“不知晓。”顿了下,沈遇汶沉声道,“可能我们和他们不是一条道上的。”

林珏歪了歪头,蹙起眉:“朝事上不都是同我们一块的么。以往文书奏折,楚大人和韩大人也尽心尽力着……”

月牙见白,繁星簇拥。

沈遇汶看了一眼,,又把目光移下来,看着泛白光的地面。

周围红墙绿瓦在夜色下变得暗沉。

“许是我太着急……”沈遇汶隐色一下,道,“阿珏,你就没发现楚大人和韩大人和我们之间始终隔着层摸不着的纱?”

“……有的。”林珏答道,“他们不喜陛下举措。”

“嗯对。”沈遇汶道,“而且这两位大人协助我们办事,总觉得不是在为陛下。你看哈,他们有对陛下关切询问过什么吗?比如说谏言陛下后宫私事,劝谏陛下以史为镜之类的,没有吧。”

林珏摇头:“他们似乎只关心国事。”他压低了点声音,继续道:“给我一种…把陛下当摆设的感觉。”

“是吧!”沈遇汶挺直腰杆。

一言尽毕,两人对视。从彼此眼中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