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已过,早朝之前,三公便已收整好站在皇上寝宫面前了。
皇上还在睡着,三人便也一声不吭地在宫外站着。
还是皇上手下的太监心细,掐着时间就往宫里跑去叫皇上起床。
皇上显然还在睡梦中不愿醒来,换好衣服后闭着眼让三人进来。
“是结果出来了吧。”皇上背过身去打了个哈欠,有气无力道,“有你们三人一同审卷,朕再放心不过。”
景霖将名单呈上去:“贡士共有四百五十人,经臣审查,当入进士两百八十人。其中状元榜眼探花三甲,有五人可选,还请陛下过目。”
楚嘉禾便和武樊将五人画像摊出。
“豫州沈遇汶、姑苏林珏、南锦霍飞、潇湘隅拂尘。”景霖一一数过去,点到最后一个,“西北木蚩观东。”
“哦?”皇上随口说道,“西北那黄沙漫天,还能养出个读书人。”
景霖蹙了下眉:“如今西北通商,出彩得及,未必不会出块璞玉。”
实际上景霖也有些困惑,西北此番前来的举人也才十几个,而进贡士者直接砍去一半。不是说这名额有什么不对,只是西北常年战事吃紧,人数相对来说更少才对。
而这人还能够在众学子面前脱颖而出,实在是……了不起。
皇上看了过去,道:“这件事众爱卿定下就好,免得说朕偏心。”
楚嘉禾笑道:“臣有赏识的学子,但也不为他多求名分,只愿陛下能在红榜公开之际,将他划到元廷尉手下。”
皇上点点头:“谁啊?”
“姑苏解元,会试二甲,林珏。”楚嘉禾依言道。
皇上咂了咂嘴,看了眼林珏的画像,无所谓道:“既然楚爱卿赏识,那就拨他个状元吧。”
楚嘉禾微微睁大眼,不知是为林珏这头衔来得如此之快的惊喜还是为皇上这决定做得如此草率的惊吓。
“不妥。”还没等景霖反对,武樊就出口了,“臣以为若一个状元却被安排到那么小的位置,会遭人非议,说我大淮对大众学子不屑一顾,草草打发。”
这话说得再直接不过,就是指着皇上鼻子破口大骂你是个蠢的不能再蠢的猪脑子,想也不想就答应。
“还有一个方法。”景霖咳了下,说道,“不若直接将林小生安排在楚大人手下,这样也不算拂了这状元的面子。”
皇上点点头:“行,那就这么办。”
景霖浅笑了下,又指着沈遇汶的画像:“此小生在隅大人一案中也助了力,是个正直的好孩子。”他顿了下,又说道:“只是锋芒太盛,需要挫挫。”
沈遇汶的确是难得一遇的会元,治国理念与众大家有所不同,是景霖赏识的人才。只是这小生的确太过无邪,心思极善。一不小心就会落别人圈套,做着被人威胁还傻呵呵替人家说话的事。
前三甲的位置来回也差不多,状元和榜眼的区别,只在于状元要更引人注目些。
既然要沈遇汶沉淀,还是不要站那么亮的地方更好。
皇上沉了会气。
出题的人是景霖,审题的人还是景霖。如今景霖也有中意的人才,皇上却不给人家一个状元。
再说如今景霖丞相之位隐隐压过其余二公,皇上不给景霖这个面子,景霖该会生气了吧。
景霖一生气,要是撩袖子不干了,剩下的活给谁做?皇上是一点也不想管这些杂事的。
思罢,皇上自顾自点点头:“那此次楚爱卿举荐的林珏和景爱卿举荐的沈遇汶就同当状元吧。”
景霖不可置信地抬头,忙道:“陛下三思。”
早在景霖科考时便已经有了双元及第这难得一遇的景象,这番景象并不多见,历任皇帝统管全国时,一次两次便已经算高。
如今淮王管科考,一次不够还要两次?!这状元是不要钱的吗一抓一大把?
楚嘉禾也道:“陛下三思。”
武樊看两人都垂下了头,一张嘴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只好依样画葫芦举出两只手紧跟步伐。
皇上一噎。他鼻子呼出一口气,瞪着面前三个黑溜溜的脑袋,心中突然憋出一肚子火。
这是干什么,都来指责他的不是了吗!他金句玉言,说什么难道都不应该是对的?一个个的又是来扰他好梦,又是来驳他的决定,这是给点权就敢蹬鼻子上脸了?!
好容易才做出这么个双赢的决断,这三个自己脚底下的人还敢说他的不是。长此以往,难不成最后还要反了?!
“朕就这么决定。”皇上在剩下三人里随便点了个人,继续说道,“榜眼不要了,这个人就定为探花吧。”
景霖瞥眼一看,是隅拂尘。
——隅田川正妻之子。
“陛——”
“行了,把名单拟好后交给太监去读吧。”皇上打断话语,哈了口气,“朕还得用早膳。等会还要上早朝,朝中还有那么多大臣等着朕呢,朕没那么多功夫在这陪你们几人耗。”
景霖作辑,不再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