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什么别人有我却没有的心理上, 别人有得越是轻易,这种心理就越是难以消弭。
又或者每个人所看重的、想要的本就不同,有人追求钱权地位, 有人追求自我价值, 有人追求相爱永恒,也就有人会追求父母亲情。
任昭远也认识很多缺失父母的人,却从没能在谁那里得到过相近的感受。
他知道的, 要么曾经拥有后来因为意外或疾病失去,要么从始至终都没有。前者有念可循, 后者不抱期待。
可他偏偏既无念想, 又怀期待。
他没有和父母生活过, 却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加诸想象和依赖,从而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地位与感情。
他从父母那里得到伤害,却因为父母献身的事业与他们平淡的坦诚,无法产生憎恶或怨恨。
很难形容这样的感受, 就连曾经和谭铮说起时, 他也是叙述居多。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委屈,大概究根结底还是一句,为什么别人可以, 我没有。
路边随处可见的人有,朋友有, 伙伴有, 好的人有,不太好的人也有。
而他没有。
他已经三十三了, 活过来小半生, 却还是陷在明知不可得却放不下的父母亲情里走不出来。
又或许是前面的二十多年心心念念太久太深, 十多年的时间不够抹平, 再长些年纪就会觉得有或没有,不过尔尔。
谭铮没说什么「你还有我」的话安慰任昭远。
任昭远本身就有他。
爱人是爱人,亲人是亲人,两者在感情上无法互换取代。
事实上,其他安慰的话,谭铮也没说。
他只是给他拥抱,给他亲吻,给他换好平时习惯的居家衣服,喂他喝水,陪他睡觉。
任昭远顺从得像个洋娃娃。
谭铮没逗他开心,没哄他说话,连平时严抓的三餐定时都放到一边去了。
高兴很重要,难过也很重要。
之前聊到父母家庭,任昭远夸他可以成为现在的样子很厉害。
谭铮看着任昭远安静覆着的睫毛,想,他有什么厉害的呢?
任昭远自己一路走来,成为了很多人都仰望喜欢的任昭远;
而他因为任昭远出现,在悬崖边被拉了一把,才有支撑有动力能够走到现在。
没有谭铮,任昭远仍旧是现在的任昭远。
可没有任昭远,谭铮绝不会是现在的谭铮。
路过的轻风都停了。
房间里安静得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