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烤肉,火锅。流水账,可跳过

编了几下,等王秀芹将秦小响哄睡了,想到还没见着周立周延年,秦劲就问:“周叔和延年呢?怎不过来烤火?”

“你周叔不肯来,他自个儿在炕上坐着看书,我刚给他送了碗枣茶。”

“刚才小圆小芸几个跑来,说是要捡柴去,延年就出去了。”

赵丰道。

“这有什么好避讳的,都是一家子,妙妙又不是未出嫁。”

他知道秦老头不会来,叶妙与他成亲这么久,别说是他们夫夫的卧房了,连堂屋秦老头都没进过几次。

于是他就打了两个大炉子,将其中一个放在了老院。

结果现在周立也不来。

穷人家,哪有那么多讲究。

叶妙也接了一句:“是啊,阿爹,天冷,让周叔过来烤火吧,你们屋子里的炕肯定没烧,冷冰冰的哪有这里舒服。”

赵丰笑着摇头:“坐炕上又不冷。再者,难得清闲了可以看会儿书,让他自己看书就成了。”

“原来是想清静会儿,那不来也成。”叶妙低头看向手中的随记。

人多,读书的确容易跑神。

这时,赵丰问秦劲:“明个儿出摊么?”

“嗯……”秦劲扭头看向窗户。

当然,被窗纸遮着,他瞧不见外面的情形。

但一想到郭家的小蛋卷订单,他不再犹豫了:“不出了。”

反正有郭家的订单保底,大冷天的,何必顶风冒雪去摆摊。

“那我去张齐家一趟,让他们少泡些豆子。”赵丰说着就要起身。

“还是我去吧。”秦劲站了起来。

外边挺冷的,不好让赵丰出去。

于是他又裹上军大衣,戴上雷锋帽,双手揣在袖口里,慢吞吞的去了张家。

张齐家也在烤火。

不过,他们将火堆放在了驴屋里,这样毛驴也能沾点火气。

驴屋的地面铺的是土砖,不怕烧,一个大树根放在地上,已经烧的只剩下一半了。

但这种烧法烟气大,整个屋子都烟气缭绕的,秦劲一进屋子,眼睛就被烟气熏得想流泪。

他不由道:“你们也整个大炉子呗。”

沈玉成正在给玉米脱粒,他家也打了个手摇脱粒机。

他闻言笑:“一个就六两银子,我们可舍不得。”

“你明个儿出摊不?”

“不出了。凌晨时看看天色,要是雪不大,就做些小蛋卷和锅巴。”

张齐闻言,立马道:“还是你省力。”

“嗐。”若是搁从前,秦劲会嚷一句也就是挣个辛苦钱,但现在嘛,全村人都知道他家的生意挣钱。

郭家免费发小蛋卷的事,五里沟的人也都知道。

一些孩子还专门来找他打探,看他何时送货,得到具体的日期,就早早跑去茶馆门口等着,好免费领取小蛋卷。

这富,他已藏不住了。

于是他笑着道:“也不省力,还是得深一脚浅一脚的送去大集上。”

驴屋烟熏火燎的,他就没有久留,唠了两句就撤。

雪还在下,缩着脖子慢吞吞回到家,正巧瞧见周延年秦圆秦芸几个人兴高采烈的进了老院。

他就跟了过去。

这几个人不是捡柴去了吗?

还未进老院,他就听到了秦兵的笑声:“好肥的兔子!”

“延年哥砸中的!他将斧头往前一扔,恰好砸到兔子的脑袋上!”秦芸笑着道。

“巧、巧了。”周延年略有些腼腆的声音响起。

秦劲听明白了。

这运气好啊,上山捡柴还能砸着一只兔子。

他忙进了老院。

兔子已经死了,因为斧头带刃的那一侧直直砸到了兔子脑袋上,整个脑袋都开花了。

血淋淋的。

他们刚才拎着兔子去找了赵丰、叶妙,叶妙不想让赵丰收拾,大冷天的,而且一只兔子太少,去毛去骨头之后剩不下多少肉。

叶妙就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去老院将兔子烤了,反正是他们自己抓的,就自己动手烤了吃吧。

老院的炉子自打拉回来,还未用过。

正好用烤兔子开炉。

看秦兵拎着兔子去了水井旁,秦劲就回了家。

冬日天短,还下着雪,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屋子里光线就昏暗了。

但点油灯也浪费,叶妙索性不看随记了。

正好,两个娃醒了。

他就拿起拨浪鼓,逗俩个娃玩。

他家卧房的温度虽比不得谷家,但也不冷,两个小家伙不肯躺着,叶妙和秦劲就将他们俩抱起,让他们坐着。

他们俩穿着的是一模一样的大红色连体棉花衣,这是秦劲设计的,好穿还好脱,不累赘,无需穿得层层叠叠的。

这会儿他们俩坐着,因为不会说话,就只能眼睛转来转去,小手也不时挥着,口中还咿咿呀呀,当然,最重要是脸蛋长的好。

又白,又鼓鼓的,真真比年画上的娃娃都招人。

叶妙瞧着瞧着,就将手里的拨浪鼓扔了,抱起一个就使劲亲。

亲得他们咧着小嘴巴直笑。

赵丰无奈。

妙哥儿跟他女婿一样,一阵一阵的抽风。

喜欢的时候,能亲得他的宝贝外孙满脸蛋都是口水。

不喜欢的时候,刚才小响哭得哇哇响,这俩人却是一个淡定编手绳,一个淡定翻看随记,就跟听不到哭声一样。

真真叫他不知该说什么好。

很快,周康宁起了身,他去挤了些羊奶,煮沸之后,他将羊奶端去卧房,而后他就又回了灶房,打算做些小蛋卷。

郭家的订单,还差二百多根就又能凑成一千根了。

若是明个儿秦劲赶着牛车去送货,正好捎过去。

夜幕赶在傍晚前降临,周康宁正打算做晚饭,周延年回来了,他手里端着一个小柳筐,筐里是烤得金黄外焦里软的馍片。

兔子还没烤熟,他先烤了些馍片。

这种馍片无需加任何调料,直接吃就香喷喷的。

但赵丰喜欢豆腐乳,就夹了一块豆腐乳抹上去,秦劲一看,也夹了几块豆腐乳,就着豆腐乳吃了七八片。

叶妙也吃了两片,吃完之后,他再靠近两个小家伙,两个小家伙的小脑袋竟然直往后扬。

他们身子小,也不懂什么平衡,于是他们倒在了炕上。

叶妙瞧着这一幕,嘎嘎直乐。

竟然还嫌弃他这个阿爹了,不就是豆腐乳里那一丝丝酒味嘛。

不过,他自己也不喜欢闻这味,于是跑去刷了牙,还将珍藏的最后一个石榴吃了,换换口中的味道,这才又去亲俩个宝贝蛋。

这会儿都吃了馍片,晚饭就吃得少。

野兔烤好之后,周延年带回来一个兔腿,整个兔腿不到半斤,赵丰将肉剔下来,加些辣椒面拌一拌,每个人都尝了一筷子。

有些柴,但味道挺好。

饭后,陪着俩娃娃玩了会儿,待一觉醒来,又快到凌晨了。

院子里正飘着鹅毛大雪,积雪已经到膝盖那里了。

这种天,肯定不用出摊了。

也无需给牛掌柜吴雷供货。

于是给俩娃娃喂了奶之后,秦劲心安理得的继续睡觉。

这一场大雪下了一日,等雪停时,积雪已经有大腿根那么深了。

秦家的摊子停了三日。

好在有小蛋卷在,没让日收挂零。

不过,这批蛋卷出锅太久,即便小心保存,口感也减了不少。

但人们对免费的东西一向宽容,因此,当茶馆挂出今日分发小蛋卷的招牌之后,门口很快就排起了长队。

所谓下雪不冷,化雪冷,今个儿虽然出了太阳,但有风。

湿冷湿冷的。

这种天摆摊可太受罪了,赶集的人也不多。

好在他家摊子出名,三日没出摊,老顾客迫不及待的寻上门,到中午时,连豆腐乳都卖完了。

雪化之后,道路有些泥泞。

推着小推车到家时,他鞋子已经脏的不成样子,鞋底全是厚厚的泥。

于是下午就多了个活计,刷鞋子。

将鞋子刷了,他直接放到炉子上烤。

这几日,多亏了这个大炉子,不然两个小家伙的尿布要供不上了。

为此,他还拿棍子搭了一个可放置在炉子上空的衣架,专门用来烘烤尿布。

“明个儿赶着牛车去摆摊吧。”

叶妙拿起火钳子拨拉了一下炉子里的玉米棒,对他说道。

“成。”秦劲没犹豫,直接点头。

既然家中有牛,那就没必要没苦硬吃。

“再买些猪板油和肉。”叶妙又道。

一说肉,秦劲不由有了新想法。

这种天气,正适合吃烤肉涮火锅啊。

用来做小蛋卷的铁板平底锅,正好拿来烤肉。

炉子也是现成的!

他笑眯眯的点头:“好,明个儿我去一趟菜市场。”

于是,翌日再出摊时,秦劲赶着耕牛和秦力、秦锦去了大集上。

这种天气对读书郎来说也极辛苦。

但秦锦一向勤勉,也没生出过不想读的念头。

而且,有郭信恳这个榜样在,他读书的兴致颇高。

今日大集上的人多了些,秦劲将背篓放在了牛车上,没带小推车,一背篓一背篓的货物很快卖掉。

临近中午,他正要收摊去菜市场,只见郭员外穿着貂皮大氅,背着手,慢悠悠的来了摊子前。

秦劲立马笑:“您老人家怎这个时候来了?天冷,还是多在家歇息为好。”

郭员外翻了个白眼:“你也知道天冷?”

“额……”秦劲心中纳闷。

谁又惹这老爷子不高兴了?

郭员外哼了一声,没好气的道:“你怎不早些告知我有大炉子这种东西?害得我昨个儿傍晚才用上!下雪那几日白受冻了!”

“啊……”秦劲一愣。

脑子略一转,顿时心虚。

大炉子实物未出来前,他只告诉给了谷栋。

于是谷栋安哥儿在雪前就用上了大炉子。

郭信恳虽也早早就看到了实物,但到底晚了谷栋一步,再加上大炉子做工复杂,卢铁匠好几日才能打一个,于是郭员外昨日傍晚才用上大炉子……

可也谈不上受冻啊。

郭家又不缺炭火。

甭管煤炭、木炭,郭家都买得起。

如此一想,他又不心虚了,于是他笑着道:“您老人家又说笑了,冻着谁都冻不着您呐。”

“那能一样么!”

郭员外瞪大眼睛,心中不爽极了。

煤炭不能多烧,容易中毒!

而木炭,哪怕是上等木炭,火星也没多大。

就算屋子里放三个炭盆,再烧着炕,那也没多暖和!

况且,别看他现在是员外,但骨子里依旧是老农,和那种只有火星的木炭相比,他还是喜欢烤熊熊燃烧的明火。

一家子或者是乡邻围成一圈谈天说地,吹牛胡侃,顺便再往火堆旁扔几根红薯几个板栗,再来一壶热茶,那老享受了。

可自打搬来县城,屋子里铺着地毯,不好烤明火。

只能烧木炭。

木炭虽无烟,但烤起来没劲,也少了热热闹闹的氛围,三房各有各的院子,各屋有各屋的炭盆。

他一个老头子冷冷清清的守着炭盆,有什么意趣?

可昨个儿傍晚,他家老二将大炉子送回来后,他终于找回年轻时的乐趣。

这个怪模怪样的炉子,将一家子都引了来。

炉子安装好后,往里面放了木柴,窜得老高的火苗一下子就让屋子热了起来。

他又让人拿来了红薯板栗花生等吃食,引得家中小辈都留了下来。

这些小辈在县城长大,没体会过在田里随意挖个坑就能烤红薯花生的乐趣,甚至,连明火都未烤过,因此瞧着烧明火的大炉子颇为新奇。

连晚饭都是在他屋子里吃的。

晚饭吃完,他屋子里已暖如春日,小辈都舍不得走。

这么热闹了一场,待上了炕,他睡的可香了。

不过,等睡醒之后,他又有些不爽。

烤火嘛,肯定是下雪天更有感觉。

现在都出太阳了,氛围一下子少了大半!

于是,他晃晃悠悠的出了家门,来找秦劲评理来了。

有了好东西却不想着他这个老头子,真是叫人气愤啊。

他和秦劲虽无血缘关系,可也将秦劲当自家子侄看待的!

伤心!

郭员外一通输出,听得秦劲又心虚了起来。

的确。

老人家上了年纪,爱怀念从前。

而且,别看脾气不好,但从心底来说,还是喜欢家人围坐、儿孙绕膝的欢乐场景。

此次他的确疏忽了。

他便扬起笑脸,保证下次再有好东西,一定会先想着他老人家。

而且,还给老人家出主意,让老人家利用大炉子烤肉、涮火锅,有这两种吃食在,肯定也是满室欢声笑语。

郭员外得了这话,气总算消一些了。

但没彻底消。

他重重瞪了秦劲几眼,这才犹如打了胜仗一般,昂首挺胸的走了。

郭员外一走,秦劲就立马收摊,赶着牛车去了菜市场。

他今早已经拜托了吴雷,让吴雷帮着先买了猪板油、五花肉、猪后腿和两条羊腿,省得他收摊之后好部位都被人买走了。

到了吴雷的摊子前,他将这些肉放到牛车上,与吴雷结清了银钱,他又买了些干蘑菇、木耳,海带。

还有新鲜的豆芽菜。

物资匮乏,他只能买这些了。

甭管是烤肉还是火锅,蘸料都是重中之重,于是他又买了些芝麻酱、大料。

今早上出门时,几个背篓满满的。

如今回家,几个背篓依旧是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