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炉子

大晋科举乃是优中选优。

三年两次的院试,依照每府的现有人口,录取名额不等。

东阳县虽靠近京城,却不隶属于京城。

东阳县归东津府管辖。

此次参加院试的考生,共有五百余人。

择前十五名录取。

这还是东津府人口较多,若是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府,通常只择前十录取。

十五人中,郭信恳位列十二。

也就是倒数第三。

但这个名次够他用了。

即便是倒数第一,那也拿下了秀才功名。

他郭信恳从今往后与庶民不同,有了小小特权。

特权之一的免除个人赋税、徭役,其实郭家并不看重。

因为按照大晋律令,中了秀才,只可免除十亩田产的赋税,即便是举人,这个数额也只扩大到五十亩。

郭家不缺这点银钱。

和以往朝代相比,大晋对秀才、举人在物质上比较苛刻,若是在前朝,秀才可免五十亩田地的赋税,举人更是能免二百亩。

可大晋在这块大缩水。

经济上吝啬,政治地位上就多给了一些优待。

凡涉及到秀才、举人的案子,都要上报朝廷以及上一级官员,地方官不能随意定罪。

这一条并非虚设,朝廷在三法司专设了一部门,以处理此类案件。

郭员外恨自家子孙不上进,怕他死后偌大家产无人守。

可现在他嘴巴都要笑歪了。

他看重的就是一旦考取功名,那就多了一层保障,即便是一县县令,也不好随意构陷谋取他郭家家产。

嘿嘿。

嘿嘿嘿嘿。

报喜的差役脚程较快,郭员外在郭信恳回来前就接到了喜讯。

自接到消息的那一刻起,他随时随地都能笑出声来。

打发人向亲朋好友报喜之后,他就捋着胡须,与自家人琢磨着该如何庆祝。

可谁知,郭信恳回来的也不慢。

差役是中午来的。

郭信恳是傍晚回到郭家的。

一路风尘仆仆,可叫郭员外心疼坏了,立马就让人准备热水饭食。

待郭信恳沐浴完毕,来到郭员外的正院,全家人都在等着他。

落座之后,众人先举杯庆贺,待热闹了一圈,郭员外说起已商定好的庆祝事宜。

除了宴请自家宾客之外,今年秋自家佃户的租子,全部免了。

另外,他还准备向秦家订购一千根小蛋卷,其中三百根送往郭家庄,七百根送往茶馆,免费发放给乡邻、行人,先到者得。

此活动持续两个月。

郭信恳听完最后一条,立马放下手中筷子,问:“爷爷,秦家生意本就忙碌,再额外订购一千根小蛋卷,他们怕是忙不过来吧?”

上次调查问卷所用的小蛋卷就是周康宁做的。

若真订购一千根,那肯定还是周康宁的活儿!

他好不容易考取秀才,这等大喜,怎能让周康宁的庆祝方式变成加倍的活计。

而且还是持续两个月!

这哪里是庆祝。

这是压榨!

郭员外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若是搁从前,肯定就要翻白眼训斥了。

但现在嘛。

这是自己的乖孙。

金孙!

他的耐心自然足足的。

“冬季雪多,秦家生意会大受影响。咱们不要求交货日期,他们自行安排时间,看情况交货,拖上三五日也无妨。过年之前,交足六十日的量就行。”

反正是免费散发给众人的,他才不在意口感。

再者,郭家庄的村人也不会在意小蛋卷是否酥脆。

又是精面又是糖又是鸡蛋的,原料全都是好东西,哪怕受潮了吃起来软绵绵的,那村人也不会觉得难吃。

小蛋卷利润高,一千根差不多能挣五百文。

一天五百文,两个月就是三十两银子。

秦劲肯定会接下这笔生意。

也算是他给秦劲送的谢礼。

当然,明日去秦家道贺,还需再准备重礼。

郭信恳听了此话,无法反驳,只得点头。

翌日下午,送走其他宾客,郭厚、郭信恳乘着马车、带着牛车,前往秦家报喜。

到了秦家,落座之后,周康宁不仅倒上了茶水,还端来了一盘蛋黄酥。

昨日傍晚郭信恳一回郭家,郭员外就派人过来报了喜,因此蛋黄酥早早就备上了。

而郭信恳也如上次那般,在归家第二日便来了。

这蛋黄酥没浪费。

中午做的,口感正好。

郭信恳瞧着蛋黄酥,不由一笑,捏起一个尝了一口,夸道:“味道绝美。”

周康宁就道:“多、多吃。”

“好。这一盘我全吃光。”

此言一出,周康宁忍俊不禁,翘起嘴角笑了笑。

秦劲也差点乐出声来。

好歹是个秀才了。

即便不稳重,那也应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可这句话听着却是傻里傻气的。

郭信恳倒不觉得失言,瞧着周康宁的笑,三两口吃完一个,又去拿下一个。

这是他心上人做的。

而且,是他命运转折的开始。

只凭着这两点,这一盘子他就该吃完!

就着蛋黄酥,他说起了今后的打算。

有了秀才功名,便可进县学读书,以备下一步的乡试。

凡是进了县学的秀才,年末得参加岁考,三年不过者,那就无资格再进县学免费读书。

因此,在读书一途,他不能松懈。

但苦读一年,好不容易考取秀才,在进县学之前,他可以适当玩乐一番,以调整状态。

况且,死读书没用!

他朝周延年道:“延年,去年你领着一帮孩子去挖老鼠洞,收获颇丰,可惜那时我已回了县城,没能亲眼见证。”

“今年你可不能落下我。”

周延年闻言一愣,下意识看向郭厚和周立。

郭厚笑呵呵的道:“他这么年轻,也不指望他立马中举,延年,就让他跟着你长长见识,多些田野乐趣。”

他家这小子,五十岁之前中举就行。

因此,眼前的头等大事是娶亲!

周立:“……成,以后延年若是要挖老鼠洞了,就提前一日让小劲去茶馆传个话。”

郭信恳闻言立马道:“谢谢周叔。”

周立心情复杂,勉强回了一个笑。

没说话。

周康宁倒是无所谓。

他对郭小公子的确没有心动的迹象。

可也谈不上讨厌。

想来便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