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全篇赵丰周立成亲

赵丰愣住。

之前农忙时,他虽然每日和周立、周延年父子一起下地干活,但碰到重活儿时,周立只会让周延年来帮他一把。

周立自个儿是不会直接帮他的。

在这次事情之前,他拢共也没和周立讲过几句话。

如此直接的帮忙,还是提前等在了屋檐下,这真真是头一次。

“发、发绳。”

周康宁见自家老爹已经出了院门,就抓住赵丰手腕,拉着他回屋:“编、绳。”

而赵丰处在沉思之中,猛的被周康宁拉了一下,不由踉跄两步,这倒是让周康宁惊讶,忍不住扭头看他:“叔?”

这一声叔,让赵丰窘迫极了。

之前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他心动来得快,去得快。

可此时周康宁这么一个大活人站在他跟前,他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在打人家亲爹的主意……

真真丢死了人。

幸好这事儿只有妙哥儿和他女婿知道。

他忙摇头:“我在想今日大集上的人多不多,没事没事,快进屋吧,外边冷。”

周康宁没多想,直接道:“多!”

这种程度的积雪,拦不住人们置办年货的热情。

离县城近就是好,衙役们会组织县城的百姓清理街道以及大集上的积雪,两日的雪根本不影响人们出行、生活。

他答的有力,赵丰下意识笑了一下,随后忍不住在心中叹息,但愿多吧。

希望五里沟的村人出门赶集。

希望鲁家村的村人也去赶集。

两个村共用一条路,这么一来,路上的积雪会被行人踩瓷实,这样会好走一些……

今日大集上的人的确不算少,周立到时,叶妙今早做的六百根小蛋卷,已经只剩下几十根了——其中牛掌柜买走了三百根。

下雪这两日他与周康宁、秦劲、赵丰合编的发绳,一共五十根,也卖出了三十根。

这三十根里,其中二十多根是儿童发绳。

还有发带,这个精细,需得在上面绣物件,这活儿只有他一人能做,因此两日只做出来了八根儿童发带。

但也已全部卖完了。

今个儿叶妙没来,只有秦劲和周延年守着摊子,因此无法给顾客当场试戴观效果。

但叶妙的发绳发带已经小有名气,所以,那些顾客就亲自动手,在自己或者孩子的脑袋上比划,觉得满意了,就掏钱购买。

一般价位的儿童发带发绳所需的布料少,省时省力,价格稍低廉,因此销路比成人的更好。

叶妙之所以推出儿童版的发绳发带,是因为云哥儿。

那日安哥儿带着云哥儿到城门口玩,刚巧他在卖发带。

他让安哥儿随意挑几根回家臭美,但安哥儿摆手拒了,安哥儿一向不爱这些,倒是云哥儿大眼睛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挑得眼花缭乱。

他人小,成人发带绑他脑袋上有些夸张,但他绑上去后舍不得放下来,于是叶妙便特意给他缝了几条儿童发带。

大人对孩童总是宽容的,哪怕见到脑袋上顶着一个大蝴蝶结的夸张造型,也只是会心一笑,不会议论一些有的没的。

而孩童得了自己想要的发带,心里美,脸上笑,日日都戴出去向小伙伴们炫耀。

这么一来,就有更多的孩童被吸引到摊子前。

于是叶妙的发绳、发带生意就好了。

当然,这离不开秦劲的指点。

一开始,叶妙有些束手束脚,完全照搬成人发带的款式。

但秦劲鼓励他大胆创新,孩童的审美与成人不一致,在他上辈子时,很多家长吐槽自家的小姑娘喜欢闪亮亮但造型土气的“公主水晶鞋”,不明白几岁的小姑娘为何钟爱这种东西。

不明白就对了。

大人又不是小孩子,脑回路不一样很正常,大人不需要明白,只是一双鞋子而已,满足孩子的要求即可。

所以,不要被成人的内敛困住想象力,只管创新。

叶妙听了他的建议,真缝制了三个大红色的蝴蝶结发带。

这三个发带一个是绑在丸子头的发髻上,发带大,从前方看过去,蝴蝶结最上方的两个角刚巧露出来,像是两个猫耳,颇为可爱。

一个顶在脑袋最中间,夸张的蝴蝶结直接缀到耳朵旁。

一个则是在上面缝了几根丝带,丝带一直垂到腰间。

这三个造型,一个比一个夸张,结果一摆出来,不到一刻钟就被买走了。

至此,叶妙信心大增,彻底放飞。

造型夸张的发带,所用布料并不比成人的少,但销路更好,孩童们闹一闹,家长顶不住,只得掏银子购买。

况且,这马上要过年了,本就该给孩子们置办新衣。

此刻花上几文、十几文买个漂亮的发饰,也不算什么。

因此,自打进了腊月,只靠着发绳发带,叶妙就已经挣了一两多。

这东西好仿制,据安哥儿说,县城里已经有人背着背篓卖仿品。

但目前大集上还没有人摆摊出售类似的饰品。

不过,就算出现了,叶妙也并不担心,他家又不靠这个为生,这是他搞的副业。

再者,他还有很多新花样呢,不怕与旁人竞争。

除了小蛋卷和发绳发带,千张也已经卖完,秦劲两日没出摊,一些顾客对千张颇为想念,早早就来购买。

因此,周立送来的豌豆糕和甜甜圈正及时,不然摊子上快没东西卖了。

但瞧见是周立将货物送来,秦劲、周延年都有些奇怪。

周立迎着两道惊讶的视线,忙解释道:“我是看路不好走,所以就接了这活儿。”

周延年闻言,只觉得正常。

但秦劲却是眉梢一挑,笑着将扁担接了过来:“那真是太感谢周哥了,今个儿的路的确不好走。我刚还在担心阿爹呢。”

提及赵丰,周立忙垂下眼睛,嘴巴翕动几下,却是不知该说什么。

最终,他只搓了搓手,道:“要不,让延年先回去?”

往日赵丰送了货,还会留下来守着摊子,下午才和秦劲一道回家。

今个儿他来送货,那自然也要守摊。

他补充道:“我让小锦背书,今日的那篇文章不好背,他怕是要背到下午才能背完。”

“行。”秦劲点头,给周延年包了两大块豌豆糕,让周延年垫垫肚子再回家。

天冷,吃些甜食补充下能量。

周延年摆手,转身就要跑。

秦劲比他跑的更快,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将豌豆糕塞他手里,这才放开他肩膀。

周延年看向周立,见周立点了头,就磕磕巴巴的向秦劲道谢,然后一边吃一边往回走。

他的确有些饿了。

早饭吃得早,天又冷,肚子里的东西快消化完了。

秦劲盯着周延年的背影看了几眼:“周哥,我看延年长高了些。”

周立闻言,也看了过去,肯定道:“的确高了。”

现在宁哥儿站到延年跟前,只能到延年的人中那里,兄弟俩都长个子了,而延年身为小子,窜起个子来更明显一些。

这肯定是得益于秦家的好伙食。

不然的话,就他家那种野菜为主粮食为辅的伙食,兄弟俩别说是长个子了,能过把米面、油水的瘾都极难。

身高这东西可是要跟着兄弟俩一辈子的,幸好,在长个子的关键时期来了秦家!

“东家仁善,此等大恩,我们父子三人终身都不会忘记。”他一脸感激的对秦劲说道。

秦劲闻言笑:“周哥,俩孩子大了,你也能松口气了。既然郭家庄那边不好回,有没有兴趣落户在我们五里沟?”

“过几年吧,先将宁哥儿安置了再说。”周立道。

“你就不考虑一下自己?”秦劲问。

周立闻言,脑中瞬间闪过赵丰的影子。

自打那日听到赵丰、叶妙的对话,这一个月来,他一直在暗暗避着赵丰,赵丰也刻意躲着他,秦东家夫夫俩也没向他提过一个字。

赵丰是真不愿拿恩情来逼迫他。

一点儿都不愿。

可他心里头却是越来越乱了。

那日赵丰哀求中含着哽咽的声音,每日都会在脑中转上几圈。

可能是最近读多了《诗经》,脑子里有了情情爱爱,在抛开现实的利弊之后,他心中除了疑惑、羞愧外,竟生出了一丝欣喜。

当他被生存二字逼得麻木、整日提心吊胆时,有一个方方面面都胜过他的夫郎,竟莫名其妙的瞧上了他。

这个事实,他每每想起,又是不好意思,又是窃喜,心里像是有猫儿在挠,不由就会扬起嘴角。

他甚至还被延年这孩子撞见过一次。

因此,虽然他一直避着赵丰,可脑中的赵夫郎,从未离去。

今日赵丰得将吃食送到城门口,他从昨晚就开始为难,他到底帮不帮?

雪是昨个儿下午停的。

但即便雪停,除非有紧急事务,不然一般人家肯定不会踏上五里沟到县城的路。

路上的积雪完好,今日的路肯定很难走。

犹豫再犹豫,直到给秦锦讲完今日的文章,听到院子里赵丰与宁哥儿的对话,他再也忍不住,对秦锦交代了几句,而后就站在了屋檐下。

他就帮这一次。

这不算什么大事,当时家中就他一个成年男人,他不帮谁帮?

任谁都猜不到他已知晓了赵丰的心思。

于是他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