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原来是员外

脱粒机不止引来了叶妙的崇拜,秦兵秦老头几个看他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豌豆糕豆腐乳这些新吃食还能说是听来的,可脱粒机如此复杂,秦劲竟能凭空想象出来,了不得!

实在是了不得!

秦劲只能尬笑解释,他就是懒病犯了,不想徒手去给玉米脱粒,于是想法子给玉米做了个刀套,手摇的灵感来自于王秀芹的纺车。

他这一通解释,秦家人信虽信,夸还是要夸。

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脱粒机虽精巧,但只能拿来给玉米脱粒,跟小推车、灌袋器一样,只是让人省了点儿力气,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一个脱粒机要五百文呢。

太贵了。

秦兵可不打算买,他想的是等秦劲家的玉米脱完粒了,那就借过来使两天。

秦兵家的田地多,按照大晋律法,十岁以上的男丁、小哥儿、女子都可分得田地,不过,小哥儿、女子出嫁后,其田地大多归了娘家,很少有人家愿意外嫁的小哥儿、闺女将田地带走。

因此,宋来娣、王秀芹都没有自己的田地,可秦方秦圆已经能分田地了,每人十亩,再加上秦老头的十亩,他家足足有四十亩地。

这么多田地,如今他家的秋收还没结束,一家子天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累得走路都差点儿睡着,他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太多。

小方过了年就是十四,该攒银子给他娶亲了。

很早以前,就是秦书礼刚去县城当账房时,他和秦力念叨过,他们兄弟这辈子是没机会了,但今后他们定然要尽力供小方几个读书。

秦书礼做的这份工,当时真把他们兄弟给羡慕坏了。

读书的确好,哪怕没读出什么名堂,也能在县城找个活计,一个月有二两多的工钱。

再不济也能给人家写个信、对联什么的,怎么着都比睁眼瞎强。

可谁知没过两年王秀芹摔着了,为了治病,家底掏空,一直穷到了现在。

家中孩子读书的事儿,至此被他们压在心底,从未再提过一句。

但前些天做果丹皮时,秦力突然和他说了一句,秦锦今年八岁,翻了年也才九岁,若是送去读书,年纪也不算大。

但他明白,秦力只是随口一说。

果丹皮虽然挣了些银钱,但远远不够读书,县城私塾的束脩,一年就得六两银子,更别说还有笔墨纸砚的开销。

罢了,随缘吧。

先给小方攒够娶亲的银子再说其他。

这日中午,秦劲回了家,刚进院门便喊了起来:“妙哥儿,快出来。”

话音落,叶妙从灶房探出头来,他正炒菜呢。

不过,见秦劲推了辆崭新的板车进门,他哎呀一声,连锅铲都来不及放下,快步从灶房出来:“劲哥,这板车哪儿来的?”

家里的银钱他每日都要数一遍,一辆大板车得一两银子呢,可最近钱箱子里没有少银子哇。

秦劲将板车放下,笑着解释:“这是何老伯送我的,上次我去他家想让他改一下小推车的桶架,顺带说想打一辆板车,他死活不要银子,我也就没给。”

“我想给你个惊喜,就一直瞒着你。刚才我收摊时何大哥突然送了来,比我预想中的要快几天。”

其实他并不想去找何木匠,可他就认识俩木匠,反正儿童推车说不定也会火,于是他也就将板车的事儿说了。

今后也是有车一族了。

这个冬日努努力,争取年后买头耕牛回来,让这人力板车变成畜力的。

“这感情好。”叶妙听得眉开眼笑,省了一两银子!

他绕着板车转了一圈,还忍不住伸手拍了拍。

结实!

这几天他阿爹和他劲哥已经将玉米杆子砍完了,但家里没有板车,秦兵家的板车也闲不下来,因此那些玉米杆子这会儿还躺在田地里。

现在有了板车,下午便能去拉回来,那么多玉米杆子,能烧许久呢。

心里高兴,想起今天上午沈玉成来找他的事儿,他赶紧道:“玉成哥说,他弟弟带走的那五斤小米锅巴卖的很好,他明日让送十斤过去。”

“买这么多?”秦劲很意外。

偏远村子的消费能力这么高的吗?

“我……哎哟,等等,锅里炒着菜。”叶妙突然想起锅里的豆角,赶紧往灶房跑。

可别糊了!

秦劲见状,将板车上的两个小推车拎下来,而后也进了灶房。

见他进来,叶妙便一边翻动豆角一边解释缘由,沈金成常去的那些个村子的确不富裕,但东阳县临着京城,不是那种位于犄角旮旯里连路都不通的小山村。

东阳县这地界,最穷的村子也能扒拉出几个吃喝不愁的人家。

更别说那些个村子还有小地主以及富农。

他专门往那些富裕人家的门口跑,秋收刚过,普通人家都舍得买一份锅巴给自家孩子尝尝鲜,更别说这些家境不错的了。

上次他带走的五斤,只去了三户人家便卖完了。

估摸着现在这三户人家已经将上次买的吃完了,因此他又来进货了。

这一次除了向富户推销外,他还打算散卖。

听完叶妙的话,秦劲点了点头:“好,那下午就多做些。”

这个沈金成也是个脑子灵活的,既然沈金成不担心卖不出去,那他肯定供货。

不一会儿,赵丰从田里回来了,他瞧见大板车,也高兴极了,午饭后,他一刻都不歇息,当即就给板车绑上麻绳,然后就推着板车下了地。

秦劲也跟了去。

板车本就沉重,若是再堆上二三百斤重的玉米杆,只凭着赵丰一人,拉不动。

辛苦半日,院子里的玉米杆子堆成了小山。

院子西北角堆着未彻底晒干的红薯藤,家里没有养猪,这些红薯藤只能拿来烧火。

现如今有了玉米杆子,秦劲便将这些红薯藤装上板车送去了隔壁院子,好让秦兵拿去喂猪。

隔壁院子里的众人瞧见崭新的大板车,一个个也都为他高兴,没想到小推车还能换来一辆大板车!

翌日,秦劲和赵丰去张齐家买豆腐脑时,将那十斤小米锅巴带了过去。

把豆腐脑拎回来,他们开始做千张,天色微亮时出摊。

生意趋于平稳之后,日盈利又回到了二百多文,这个数字不算低,再有个一周,秦劲就能将余下的两千多文债给还了。

县城里,牛掌柜坐在柜台后,百无聊赖的看着门外来来往往的行人,看了好一会儿,无一人上门,他换了个坐姿,不由怀念之前宾客盈门的好日子。

糖这个东西,对乡下的农户而言还是太贵了,那些农户也就过年时会踏足他这间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