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庸家和市政府之间有一段空旷马路,周荣让司机把他的大奔停在路边,他和秘书胡建仁坐在车里,等了足足大半个小时,才见方庸不紧不慢地骑着自行车过来。
尽管风传方庸为人正派,难以接近,但面对东部新城这么大一块蛋糕,周荣还是想试试。
对于如何跟方庸接触,周荣绞尽脑汁、苦思良久。他找过很多人侧面打听情况,均言方庸为人正派,不光嘴上痛恨腐败分子,更是身体力行,很多公司此前也想跟方庸拉上关系,均告失败。所谓无欲则刚,方庸简直是个没有弱点的官员。
周荣不甘心,他相信但凡是个人,总有他的弱点,方庸身上也一定有其软肋,只是没被发现罢了。
在了解的过程中,有一点引起了周荣的兴趣。
方庸是个公认的文化人,准确地说,他是个诗人!
他是三江口作协主席、省文联的副主席,有时会发表点儿诗歌,出过一两本从没见上市销售但周围人人赞不绝口的诗集,还成了鲁迅文学奖候选人。据说他还喜欢研究历史,年轻时跟考古队跑过一阵。
对付文化人,得用文化人的手段,只是该如何跟他接触呢?
据说方庸很反感生意人来办公室跟他谈事,若是到他家拜访,就更唐突了。通常情况想结识一个官员,都是靠朋友介绍,约出来喝茶吃饭,可罗市长说方庸不会出来应酬的,周荣托了政府里级别不低的几个朋友去邀请,果然都被谢绝。
左思右想,周荣决定在方庸上班的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
此刻,眼见方庸骑着自行车过来,周荣恰到好处地开门下车,堆出满脸笑意站在了方庸前方,亲热地叫了声:“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