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后的日暮时分,我们一行终于赶到了康巴藏区曾经最大的黄教喇嘛寺庙——木里大寺。
该寺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藏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当年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中国边远的西南崇山峻岭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木里王国,他称作其为“上帝浏览的花园”。在游记中,洛克写道:“梦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环抱的童话之地——木里,它是如此的美丽与安详。我还梦见中世纪的黄金与富庶,梦见涂着黄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是那样安逸、舒适和美好……”
赖卜身着道袍,怀抱拂尘,默默的站立在山岗上,眺望着这里的山川形势,不由得感慨道:“此寺院土星结穴,三座神山为靠,青龙戴冠,白虎披甲,庚山甲向,日正出,贵过天子穴,乃佛祖位也。”
“贵与不贵又有何分别?”红二头扎黑色披风,乜了赖卜一眼,嘴里嘀咕道。
木里大寺是唐明风格的土木建筑,高逾七丈的藏式方堡大殿毗连数百间喇嘛僧侣经舍,气势极为恢弘。走近前去,见院落重叠,回廊曲栏错落有致,门厅以及壁柱上各种彩绘图案精美绝伦,夕阳辉映,尤显神秘与庄严。
有知客喇嘛上前问询,得知我们想要见仁波切,于是便引至大殿。
殿内金碧辉煌,酥油灯长明,鼻子里嗅到一股略带膻味儿的淡淡香气。
大殿侧面耳房内传来了激烈的争执声……
我竖耳聆听,最近已经觉察到了自己的感官比之以前灵敏了许多,想来应该是“巫医心经”潜移默化的作用。
“老僧说过了,扎西上师已经圆寂,你们请回吧。”这是带有康巴藏区口音的普通话,苍老而沉稳。
“是啊,是啊,作为西昌市宗教管理局局长,我可以证明,扎西上师确实已经圆寂了。”一个四川口音的中老年男子在说话,中气孱弱,似乎过度阳虚。
“哼,我不信,就不信嘛……”童音稚嫩,清脆悦耳,仿佛如同小女孩儿似的。
此刻,我的心蓦地一紧,没错,那正是小曼的声音。
我苦笑了一下,看来小曼在南迦巴瓦峰转悠了这么多天,终于领悟到上当了。她必定是因为追踪不到尺子的下落,于是便根据《青囊尸衣》书中的线索来找白眉扎西老喇嘛。
“小姑娘,你既然不信,老僧也没有办法。”这位老僧一定是木里大寺的住持仁波切了。
“哼,莫局长,你告诉我,扎西老喇嘛的坟墓在哪儿,不会是天葬给秃鹫吃了吧?”小曼追问道。
“就在寺中灵塔内。”莫局长回答。
“走,带路,本姑娘要把他挖出来瞧瞧,看你们是不是在骗我。”小曼气势汹汹的说。
“不可!”仁波切赶紧制止,“不能去打扰扎西上师。”
“老和尚既然说‘打扰’?”小曼尖声尖气道:“不就说明他还没死嘛,那本姑娘倒更要去看看了。”
“国家宗教政策是……”莫局长似乎是摆起了官腔。
“住口!”小曼喝止住了他,“你这个局长是不是不想干了?”
“这……”莫局长不吱声了。
“老僧是木里大寺的住持,不管你们在京城里的来头有多大,打扰已经圆寂的上师绝对不行。”仁波切断然说道。
“嘻嘻嘻……”小曼阴阳怪气的笑了起来,随即语气骤然变得冷冰冰,“老和尚,你拦得住本姑娘么?”
“哈哈,小曼姑娘,你怎么从幼儿园里跑出来啦……”我乐呵呵的推门走了进去。
耳房内的所有人一时间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门口。
小曼呆呆地望着我,突然爆发出“嘻嘻嘻”尖细的笑声,然后心满意足的开口了:“真是‘踏破球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