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才华正愣神儿之际,一个枯瘦的身影无声无息的飘然落在了面前……这是一个老年僧人,白眉白须,身披黄色僧衣,双目深邃,正微笑着望着自己。
“怎么又……又来了个苯教的老和尚?”嘟嘟望见了老僧脖子下也挂着一支骨质的瓶子,于是奇怪的发问道。
“哈哈,”老僧颇为惊讶的看了看嘟嘟,疑惑地说道:“这只大鸟不但识得人语,而且还知道苯教,真是稀奇,老衲安息长老,你们是谁?如何来到这湖底的?”
“湖底?老爷爷,你是说我们现在是在鄱阳湖的湖底么?”沈才华问道。
“不错,这里正是鄱阳湖底。”安息长老回答道。
沈才华感觉到这老和尚慈眉善目的,心中已有了几分好感,于是便照实说道:“是石钟山上的彭长老带我们来的……”
嘟嘟凑到小才华的耳边悄悄叮嘱道:“江……江湖险恶。”
“彭长老?嗯,他为什么要带你们到鞋山来呢?”安息长老疑问道,听口气好像认识彭长老。
“我要等‘灵胎’出世,问它一件事情。”沈才华回答道。
“哦,”安息长老点点头,接着说道:“你们是怎么来到这湖底下的?”
“我们本来是在山上玩耍的,后来钻进了一个石洞,不知怎么就迷路了,后来就摸着黑走到这里来了。”沈才华说道,心下寻思着江湖险恶,有关“断肠毒母”的事儿还是最好不要说。
“这山乃是石灰岩构成,孔洞极多,小孩子不该乱串,很容易就走不出去了。”安息长老责备道。
“那边的老爷爷是生病了么?好像是长了痈疽。”沈才华摸了摸自己的脖颈,自幼在南山乡村医院,见过不少生有痈疽和毒疔疮的病人。
“老爷爷?他可还是个年轻人呢,”安息长老笑了,接着说道:“你这个小孩子也有点见识,但他生的可不是普通的痈疽,老衲用尽了一切方法,六年了,仍不能将其医治好。”
嘟嘟瞥了一眼丑老人的脖子,轻声叨咕道:“那紫红疙瘩真……真恶心。”
“这可奇怪了,他怎么有年轻人的身子,却长了个老头的脑袋呢?”沈才华疑惑不解,遂问道:“他有名字么?”
“不知道,”安息长老回答道:“老衲六年前在京城里遇见他,将其带到这里,直到如今,连一句话也未曾问得出来。”
“京城?”在沈才华眼里,那是个很遥远的地方。
“老爷爷,您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儿,我爸爸是一个很有名的中医,说不定能帮助他呢。”沈才华动了恻隐之心,问老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