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外族联军

大唐双龙传 黄易 21291 字 1个月前

寇仲在御书房外与徐子陵商谈,说道:“达志那小子呢?一场兄弟,我们好该为他饯行。”

徐子陵道:“让他悄悄离开吧!锋寒和希白去接芭黛儿到兴庆宫。刚才李大哥告诉我,裴寂、王伯当和诸葛德威三人已被拘押,等候发落,杨文干和池生春等则仍没有影踪。”

寇仲皱眉道:“婠婠不会骗我们吧?”

徐子陵摇头道:“她没有骗我们的必要,玉致方面有什么话说?”

寇仲得意道:“我从未想过她可以这般好说话的。我还未有机会说什么一夜恩情,或是慷慨陈情,她竟主动鼓励我纳尚秀芳,当然下不为例。”

徐子陵道:“那真要恭喜你!此正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最好例证。”接着现出凝重神色,说道:“达志离宫前特别提醒我,毕玄和赵德言等人是在清楚建成发动政变的时间后立即离开的。照达志猜估,毕玄等如此急着赶往与颉利会合,是为催促颉利把握长安大乱、军心不稳的时机挥兵来犯。所以颉利的先头部队,大有可能于今明两天任何时刻抵达,不予长安有喘一口气的机会。”

寇仲色变道:“那我如何赴秀芳今晚的子时之约?”

徐子陵没好气道:“今晚不成还有明晚,击退颉利后更将有无数个晚上等着你这色鬼。”

寇仲断然道:“教训得好。你立即去找老跋和小侯,我和李小子交代一声后,我们四大高手立即出发。嘻!你对着青璇时不也变成好色之徒吗?”

徐子陵骇然道:“你不是说笑吧!凭我们四个人去应付颉利,这与送死有什么分别?何况我们不晓得敌人来犯的真确路线。”

寇仲微笑道:“这正是虚则实之的战略,只要拖到明天,我军完成进驻各战略重镇的行动,颉利将注定无功而返的命运。”

寇仲再大步跨入李世民的御书房,向正觐见李世民的六名元老大臣歉然笑道:“请勿怪寇仲不敬,因为小子有刻不容缓的事,必须立即与皇上密议。”

六名元老大臣大吃一惊,想到的都是有关塞外联军的事,哪还有心情怪他,忙识相的急步离开。李凡为他们关上房门。

寇仲得意笑道:“总算过了当宰相和大将军的官威瘾儿,且是权倾一朝,不用皇帝老子同意,各大臣立即自动离开。”

李世民哑然笑道:“幸好有你常在我烦于应对时来给我解闷,唉!你的想法是对的,当皇帝确是非常辛苦。”

寇仲叹道:“我也想常为皇上解闷儿,只恨刻不容缓,我们要立即出发,希望能把颉利吓停,予我们一晚的时间,完成三城的布防。我提议改用麻常的人守武功,麻常是我最出色的头号大将,必能不负所托。”接着把改变计划的因由道出。

李世民道:“好!我随你们去。”

寇仲大吃一惊道:“你是说笑吧?你走了,谁坐镇长安?”

李世民油然道:“你的李靖大哥如何?不论才干威信,他均可以代替我,人品方面更是绝无问题。”

寇仲苦笑道:“坦白说,这并非我不想你去冒险的真正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怕你武功低微,反拖累我们。明白吗?皇上。”

李世民捧腹笑道:“直到此刻,我才感到你真的当我有如子陵般的好兄弟。我武功低微?你可是说笑?有哪场战争我不是身先士卒?有时只领着几个人由阵前杀到阵尾,每一次都有千百对眼睛看着的。”

寇仲颓然道:“你是皇帝老子,最后的决定权当然是操于你手上。一人之下原来可以这么不好受的。哈……”

李世民欣然道:“我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暂时不用当皇帝。”

单桅风帆转入渭水,望武功的方向驶去。高速船上载着的不但有名震天下的少帅寇仲、徐子陵、跋锋寒、侯希白,尚有大唐新主李世民。

李世民坐在操帆的徐子陵旁,检查带来的箭矢,声明道:“千万不要唤我作皇上,今晚我是以兄弟身份与你们并肩作战的。”

挨在船身,神态悠闲,正抹拭偷天剑的跋锋寒斜眼兜着李世民,淡淡地说道:“既然你暂时不当皇帝,我不用对你客气。请问你为何有皇帝福不享,却要陪我们来蹚这浑水?”

在船尾与寇仲喂五匹战马吃粮草的侯希白笑道:“据寇仲说,当皇帝比上战场更辛苦呢,。”

李世民油然道:“首先,我们要用虚实难测的惑敌之计,有世民参与,至少增加一半的说服力。敌人见到少帅,会想起少帅军埋伏在后方某处;见到世民,自亦该想到长安已在我们牢牢掌握中,正倾全力来迎击他们。”

徐子陵同意道:“确是如此。”

李世民微笑道:“其次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那边的地理形势,只有我可以准确把握敌人行军的路线。”

寇仲苦笑道:“我正因为想到此点,故无法拒绝你的参与,在洛阳时我们早领教过世民这方面的本事。”

跋锋寒沉声道:“如世民兄猜错,我们不但白走一趟,可能还要痛失长安附近某一座重要的城池!”

寇仲望向往西山下降的太阳,说道:“世民在这方面是绝不会出错的。不过我们若要行动成功,那天上有多少头猎鹰,我们就要射多少头下来。可惜世民兄的灵鹫留在洛阳,否则此问题可举手解决。”

侯希白咋舌道:“若颉利带得百来头猎鹰,我们岂非疲于奔命?”

跋锋寒哂道:“能被训练作侦察敌人的猎鹰千中无一,全军能有三头已相当不错,而对付这类聪明的畜牲我们是经验丰富,先诱之以饵,一旦进入我射月弓的箭程,包保没有一头可返回他主人身边去。”

李世民仰观天色,说道:“太阳下山前,我们该可越过武功,抵达最佳的登岸点。”

五骑冲出密林区的小道,登上一座小丘之顶,渭水在左方流过,前方是武功西面二十里的广阔树林平野区,右方远处层层山峦丘野。明月逐渐攀往天空,清辉的亮光,把人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前方丘坡。

寇仲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侯希白答道:“约是酉戌之交,如敌人此时抵达,全速赶往武功,可在我军进驻武功前控制和封锁武功。”

李世民以马鞭遥指前方道:“敌人若来攻打武功,此为必取之途。且因有渭水在旁,不虞缺水,草原区可为战马提供嫩草。颉利既有香玉山带路指引,不会舍易取难,浪费宝贵的光阴。”稍顿又道:“颉利的目标既是咸阳便桥,须同时攻陷武功和泾阳,那咸阳将成他囊中物。我们第一支从长安出发的部队,由敬德率领,此时该抵泾阳,应有从容布置的充裕时间。观乎现在颉利的先头部队仍未抵达此地,颉利分拨出来越过山区攻击泾阳的奇兵,最快要在丑时后始能对泾阳发动突袭。”

他的分析,使四人充分体会到他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本领。正因他对地理形势了如指掌,精通兵法,故能处处占尽机先,从容布局,不负善守的美名。跋锋寒跃下马背,奔下丘坡,于平野处伏地贴耳,施展他“地听”之术。

侯希白道:“颉利狡猾如狐,故意在刘武周旧地盘北面诈作集结大军,令我们以为他会偷袭太原郡,渡黄河闯关中,原来却是暗渡陈仓,在梁师都掩护下,潜至渭水,由西而东的来犯长安。若被他攻我不备的占据武功、泾阳、咸阳三城,长安大军将动弹不得,其他城池势危矣。”

徐子陵微笑道:“幸好长安的危机在一夜间解决,否则颉利确有很大机会得逞。”

跋锋寒往回掠至,欣然道:“世民所料无误,一队超过千人的轻骑队,正从四里许外全速赶来。”

寇仲大喜道:“事成一半了!”

侯希白仰天张望,讶道:“为何仍不见猎鹰的踪影?”

寇仲神态轻松地说道:“因为颉利小儿还以为长安烽烟处处、血流成河、尸如山叠,根本没想到我们会在此关要处枕军迎候。而在他的憧憬中,武功能挨过他一个时辰的攻打,已非常了得,所以不必派猎鹰探察前路,鹰儿肯定仍躲在鹰笼内。”

李世民不解道:“如此说假若颉利放出猎鹰,我们的‘空林计’岂非立被揭破?”

寇仲胸有成竹地说道:“说到对付猎鹰,还是我比较在行。猎鹰见到下方有敌人,会在敌人上方盘旋绕飞,鹰主可凭鹰儿绕圈的大小,测知敌人的分布范围,所以只要老跋、小侯和陵小子三人,于林内不同方向隔远驰去,鹰儿会大绕圈子,令敌人误以为在密林通道两旁有大批伏兵。我们不但不用那么残忍射杀鹰儿,还可反过来利用它令敌人中计。多么完美的计划。”

跋锋寒跃上马背,笑道:“若你的计划行不通,希望你另有一个完美的逃亡计划。子陵!希白!让我等几个小卒执行少帅的命令!”三人策马掉头,奔往密林。

寇仲细心聆听,欣然道:“敌人到了!真希望现在是白天,那我们可欣赏到敌人骤见我们时的惊异表情。”

李世民取出火炬,叹道:“我从没想过会与少帅并肩面对堪称宇内无敌的金狼大军,想想也觉世事的离奇曲折,出人意表。”

蹄声渐起,忽然前方半里许处,全是黑压压的突厥骑兵,扬起尘土,星月黯然失色。两枝火炬熊熊燃烧,分别插在寇李两人马旁地上,尤显得立马丘岗之上的两人状如天神,而事实上两人亦代表着当今之世,中土新一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看到他们,当会令人想到中原两股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二合为一。号角声起,敌骑纷纷勒马。

寇仲向李世民道:“确是颉利的金狼军,可见联军各族间的信任并不足够,否则颉利大可让契丹军、室韦军或回纥军任何一军打头阵。”

李世民道:“若攻打泾阳的敌军亦是金狼军,少帅这个想法始可作准。”

寇仲点头道:“对!”接着以突厥话大喝过去道:“寇仲、李世民在此,恭迎颉利大汗。”

对方一将拍马而出,狂喝道:“休想我会中你们诡计,上!”

过千突厥战士全体呐喊,号角声再起,战马嘶叫,千余骑先排成前后三列,第一列三百余人首先策马冲刺,朝小丘杀来。接着其他两列相继冲出,登时蹄声雷动,喊杀震天。

寇仲还好整以暇道:“刚才那出来呼呼喝喝的,不就是康鞘利吗?”

李世民也毫无惊骇之容,油然点头道:“可见颉利来得匆忙,且是片刻必争,故以大将率领先头部队,抵达后立即攻打武功。”

第一排的敌人冲至一千五百步的距离,忽然号角再起,敌人全体勒马,止于一千三百余步外。

康鞘利二度排众而出,大喝道:“任你们有千军万马,只足供我突厥铁蹄践踏之用。”

寇仲笑道:“康鞘利胆怯了!你听得懂他的突厥话吗?”

李世民欣然道:“自八岁开始,小弟便学说突厥语,少帅不用翻译。”

寇仲以突厥语喝过去道:“康鞘利你竟敢在我寇仲面前乱吹牛皮,当年是谁大破你们金狼军于奔狼原?你们在自己地头仍要吃我寇仲大亏,何况劳师远征,深入我境。坦白说:我们现在摆的是空城计,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够胆就放马过来,看我们是否接得住,不够胆冲过来是龟孙子,哈……”

康鞘利一声令下,却非指挥手下杀来,以证明他们非是欠缺胆量的龟孙子,只是吩咐手下燃亮数十个火把,登时火光熊熊,骤显得寇仲这边的两把火炬孤零单薄,难与争辉。数骑突厥将领,聚拢到康鞘利旁边说话,在火光照耀下,争论该否进击。

寇仲微笑道:“若我们真的想诱敌深进,眼前该采哪一个步骤。”

李世民苦笑道:“当然是遣派兵员主动出击,惹起敌人怒火。唉!你的对付猎鹰之计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敌人的先头部队没有猎鹰随行。”

寇仲淡淡地说道:“世民兄请待在这里看热闹,小弟去也!”

一夹马腹,刺日弓已来到手上,张开,战马冲下丘坡时,从箭筒以独门手法拔出四支劲箭,望敌阵冲去。康鞘利等诸将大吃一惊,无暇再作商议,纷归本队,众突厥战士不待吩咐,人人弯弓搭箭,准备迎击名震中外的少帅寇仲。呼吸间寇仲策马冲下丘坡,四枝劲箭于敌人箭程外连珠劲发,螺旋而进。四马中箭倒地时,他另四支箭又从刺日弓劲射,以螺旋劲势疾飞而去。敌人前阵战马纷纷倒地,乱成一团,十多名突厥战士给激起凶性,不理指挥,策马冲出,反令后面的人不敢发箭,怕误伤己族战士。康鞘利大声喝止。

寇仲第三轮箭射出,朝他冲来的十七名战士中又见四骑倒下,马背上的战士均被抛到地上去。“锵!”寇仲拔出井中月,右刀左弓,把向他射来的箭矢随手轻松拨飞,转瞬间与敌相遇于两军之间的原野中。康鞘利大喜,发出进攻命令,三排骑兵,立即全速向他冲刺。痛呼惨哼声中,与寇仲相遇者不是被刀背击中,便是给刺日弓扫下马来,然后寇仲掉头便走,展开人马如一之术,倏地拉远至与来骑箭矢不及的距离,奔至小丘坡下。号角声起,突厥战士救起己方坠马者,竟往后回撤,直退至二千步外,始列阵严守,恢复先前对峙的局面。

寇仲驰回李世民旁,咧嘴笑道:“这一手如何?”

李世民笑道:“少帅此着专门针对聪明的敌人,而康鞘利更没有令我们失望。”

寇仲勒定战马,凝望远方,沉声道:“颉利驾到。”

李世民亦听到远方战马疾奔的声音,仰首望天,说道:“少帅的完美计划,可望成功。”

一点黑影,出现于星空高处,正向他们飞来。

寇仲忽然色变道:“糟糕!我们想漏一点。”

康鞘利的先头部队改变阵势,一分为二,从中锋变为两翼。大队金狼军以灵动如神的高速从树林区潮水般涌出来,人人杀气腾腾,骤看似是散乱无章,事实上已把团队精神和默契发挥至无法胜有法的化境,当他们在两边翼军押阵下,于其稍后处布开阵势,更显出其无敌雄师的本色。忽然一队五十多名战士直冲而来,左盾右矛,搦战叫嚣,旋即退回。接着第二队冲出,作出种种挑衅动作,却非真的进攻,但足可把敌人神经扯紧,不敢松懈。

李世民道:“我们想漏什么?”

寇仲苦笑道:“我们想漏了颉利在如此情况下,根本没有另一个选择,只能纵兵强攻,不理我们有多少埋伏。因为他们若被阻于此处,不能与攻打泾阳的军队会合,那么攻打泾阳的部队将因后援不继和缺粮而大败。”

李世民呆了一呆,点头道:“说得对!何况颉利对自己信心十足,不会相信金狼军会在平野战吃败仗。唉!我不是没想过这问题,只不过一闪即逝,还认为凭少帅的威望,可镇吓颉利于一时,而事实上我们还是别无选择。”

寇仲翘首后望,猎鹰绕了几个大圈后,飞返敌阵。

李世民微笑道:“我们到现在为止成绩总算不俗,至少拖延近一个时辰。”

第二队金狼军退回去后,另两队同时出阵示威叫骂,众突厥兵齐声和应,确可使人未交战即心胆俱丧,不知何时似这般轮番骂阵会忽然变为攻击的行动。

蹄声响起,跋锋寒策马而至,奔往寇仲另一方,说道:“不妥!看情况颉利准备不理埋伏,发兵强攻。”徐子陵和侯希白先后奔上丘顶,均是神色凝重。

此时那两队人马退回去,忽然爆起震天彩声,大旗飘扬下,颉利在赵德言、暾欲谷、香玉山和一众酋头、数百名亲兵簇拥下,从前阵战士让出以人筑成的通道昂然策骑直抵阵前。从寇仲他们的角度瞧去,前方尽是突厥精骑,延展往树林的无限深处,井然有序,分队列阵,组织严谨。

李世民皱眉道:“足有三万人,够力量攻下三座武功城。”

寇仲沉声道:“见到毕玄吗?”

跋锋寒答道:“他不可能不在其中,只是尚未找到他的踪影。”

侯希白道:“只剩一招可行,我们立即退入密林,看他们是否真的敢攻来。”

跋锋寒道:“若真的攻来又如何?”

徐子陵叹道:“只好立即逃往武功城,设法死守,待援军来解围。”

李世民苦笑道:“此为下计。对方援军将会陆续抵达,切断武功水陆两路的交通,然后不费吹灰之力地击垮麻常的三千人,再一边攻打武功,一边分兵进犯咸阳和泾阳,而我们则被困死武功城内,不过我也想不到更好的其他计策。”

寇仲微笑道:“我尚有一计。”

侯希白大喜道:“快说,迟恐不及。”

寇仲目注颉利方面的动静,从容道:“就是由老跋出马向毕玄挑战。”

李世民摇头道:“颉利不会让毕玄冒这个无谓的险,更犯不着横生枝节,因为他有信心攻破我们根本不存在的伏兵。”

徐子陵道:“寇仲的话不无道理,因为毕玄曾在龙泉当众答应锋寒与他的决战,毕玄若龟缩不出,会影响突厥方面的威信。问题在我认为不该让锋寒去冒这个险。”

寇仲淡淡地说道:“让我来冒此险又如何?颉利肯定不会让老毕出战锋寒,但若能当场击杀我,等于赢掉此仗,甚至完成整个入侵行动。”

跋锋寒皱眉道:“挑战的人是你而不是我,不怕对方起疑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