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只想坐下

如雪如山 张天翼 20466 字 2个月前

早晨下的雪,到黄昏就脏了。车站广场的雪像洗洁精泡沫堆在黑锅边上,大部分粘在人们为过年回家穿的好皮鞋鞋底上,进了售票厅、进站大厅候车室。热腾腾的候车室里,有一千个人、三千包行李和一个詹立立。

离发车时间还有四十分钟,人们就自觉从铁椅子上起身,排在进站闸口后面,像长跑运动员等在起跑线后面。隔着六七个人,前面有个小女孩围着她妈的腿转磨,头戴格格式的小牌楼发卡,黑漆漆旗头板子,中间一朵大粉绸子牡丹花,两边两条红穗子。今年最火的剧是《还珠格格》,火车站的纪念品店拿还珠格格发卡当特产卖,满架大牡丹,小女孩一看见就走不动道。再疼钱的爹妈也不会在年根底下疼钱,孩子们缠闹来一个小牌楼,一顶上,立刻小心翼翼用脚心找路,仿佛踩上了透明花盆底,只欠一个皇阿玛来认领。詹立立身边的行李箱里,也有个一模一样的格格发卡,给老家表妹买的。

她往身边拽拽箱子,把手里提包搁在箱子上。提包死沉死沉,手指尖都勒白了。包不是她的,是她同学孙家宝的,她自告奋勇拎着,让孙家宝腾出两手吃东西。孙家宝一手拿薯条,一手拿汉堡,边吃边说,重吧?没事,你放地上呗,那包里有个桃罐头,我坐火车就爱吃个罐头。立立说,没事没事,也没多重。

她跟孙家宝原本不熟,同院不同班,老乡也不是老乡,几个班一起上大课,听点名听多了,知道有这么个人,上学期坐过一次前后排,传表格传材料,相视一笑,顶多是这样。那怎么突然熟到并肩站着候车的呢?就因为坐火车。快过年了,全城外地打工的人、外地学生都要买票回家。一个月前,女班长挨屋发火车票,立立端着盆洗漱回来,接了票一看“无座”两字,一屁股在床沿坐下了,盆湿漉漉地搁在枕头上。二十个小时车程,没有座位,怎么熬?班长坐到她身边,说,瞧你这运气,班里数你路远,还就你是站票,你咋就不多勾个备选呢?硬座没有,卧铺肯定有的噻!

她摇头,说,卧铺……贵嘛。

学校发的订票表格,最后一格是备选:无座、硬座、硬卧、软卧。如果同意备选一张硬卧,就有多花几百块钱的危险,她只勾了无座。学生火车票本来打五折,但卧铺的学生票,只能减掉硬座的半价的钱数,像一种官方提醒:花着爸妈的血汗钱,还想躺回家,是不是太奢侈了?

车票搁在她大腿上,肉粉色,像豁开一个方方正正、露着嫩肉的伤口。班长叹气,说,咱班男生有人认识“黄牛”,我喊他们帮你弄一张卧铺吧?立立又摇头。班长简直要生气了,你心疼那点钱干么子噻?你说你……

过夜的火车,即使坐硬座都很煎熬。硬座的硬,是个很妙的定语,不是座位硬,是人硬,不用多,坐上几个小时,腰板、膝盖、腿脚,就僵硬得跟棍棒似的。无座跟硬座一个价钱。硬卧比它们贵一百五十二块钱,那一夜她屁股的归属,值不值一百五十二块钱?

值不值得,她说了不算,因为钱是爸妈给的。叫起来是爸妈,实际是叔婶。爸妈给她说过一次:你也可以叫“那边”爸妈,但即使那时她才小学二年级,也懂得这种“可以”其实是“不可以”。她一直坚持叫“那边”大伯和大伯娘。前两个寒假她先坐短途火车到大伯夫妇做买卖的城市,住几天,再一块回老家。今年大伯夫妇的麻辣烫小店亏了钱,大伯又犯肾结石,一个月前就回了老家。这是她第一次自己面对春运。

填“备选”之前,她给爸妈打过电话。她爸妈一直在郑州陪读,陪她弟上武术学校。她说,爸,我学校没给订到座位票,我补订一个铺位票好不好?她爸很豪迈地说,年轻人,出力长力,补啥补?没得座位就没得座位,吃点苦也不坏,梅花香自苦寒来。再说那么大个火车,哪儿还坐不下个你。她不再说这事。她知道弟弟进武校交了好大一笔赞助费。

所以立立不想答班长那句话,为了掩饰这个不想,她把枕头上的盆拿下来,弯腰塞到床底。枕头湿漉漉的,像预先替她愁哭了。班长忽然想到什么,手在她大腿上一拍,我给你讲!你知道隔壁班的孙家宝吧?胸脯挺大、夏天老穿吊带背心上课那个。她跟你坐同一天同一趟车,订到了硬座——咱院的票是我给一张张分到各班的。

立立抬起头。班长的小肉手又在她腿上拍一巴掌,另一条腿上的票轻微震一下,方形伤口里的无形神经也跳一下。我男朋友老赵,跟孙家宝是老乡。他们老乡聚会上,我跟她聊过天。她人不错,你去跟她套套近乎,让她照顾照顾你,哪怕给你挤个椅子边边坐呢。而且她家近,夜里就下车,她下了,你不就能坐她的座位了吗?

孙家宝人白白的,敦敦实实的,油乎乎头发往后梳成一把抓,鼓脑门上总有个高光点,爱笑,嗓门敞。女人之间的友情要搭建起来能有多快?比沙滩上拿塑料桶扣小城堡还快。瓜子话梅请请客,食堂里面对面吃吃饭、掏掏心窝子,再来两杯珍珠奶茶一浇灌,第二天就能替对方在大课上答“到”,第三天两条胳膊就挽成麻花了,就亲亲热热逛后街饰品店去了。

这姑娘人还真不错,虽然明摆着詹立立有求于她,她也没摆起架子,死吃人家一口。立立请三次,她懂得请回去一次。她唯一不太好的地方,是嘴不好,有时话特冲,好像一块馒头给人塞嘴里,噎得人一愣,不知道该咽还是该吐。就比如现在等在候车队伍里,她一边吃汉堡一边说,哎立立,车站这个麦当劳会不会是假冒的?我怎么觉得这汉堡味儿不对呢?跟我以前吃的味儿不太一样。

汉堡和薯条是詹立立请的。这话也像一个汉堡塞进立立嘴里,她心里叹气,孙家宝也真是的,这种话怎么能随便说?这么说,是嫌别人不会买?还是故意贬低汉堡,就不用领情了呢?

她说,不会,肯定是真的,麦当劳哪有假冒的?他们不敢。

好在,随便说话的人也随便忘话,话说完就不是她的了,谁爱捡心里谁捡去。孙家宝低头叼住一根薯条尾巴,像拎出一根烟似的,揪出一整根,嘴唇抿啊抿,一寸寸把薯条吃进去,她常有这种无来由的娇憨小动作,自个儿逗自个儿开心,两眼净是宠着自个儿的笑,看着立立,把薯条盒往前一递,你也吃嘛。

立立说,不啦,我中午吃得多,现在还饱着。“请别人客”的东西,她从来一口不沾,送人情就得送个完完整整的,再“吃回来”一点?那不是她詹立立的作风。

她又瞄了一眼“格格”。小女孩正隔着人,眼巴巴地看孙家宝,一转身,扑在她妈大胯上,大声说,妈妈我要吃方便面我要吃方便面!她妈从身上撕她下来,一手按着五六个月的肚子,说,别闹,你看弟弟多乖,一点不闹,面等上车再吃,啊。立立想,原来肚里是弟弟,怪不得……她妈生弟弟之前之后,也对她好过一大阵,夸她“真会引”,新衣新鞋紧着买,摔碎暖瓶都不挨打。

一阵骚动,风吹树叶似的传过来,检票进站了。人们纷纷弯腰,把脚边的行李提上、背上、扛上、挑上。立立说,你吃你的,我给你推箱子。孙家宝嘴里呜呜,忽然小步跑到最近的垃圾筒处,将各剩一半的汉堡薯条往里一抛,手势干脆漂亮,她跑回来一伸手,把挎包接过去。随人群蠕向前方,路过那个垃圾筒,立立把脸掉到另一边。

一过检票闸,人都跑起来,像被狮子撵得狂奔的角马群,好像上火车不是凭票,是凭赛跑名次,排前面才走得了,排后面的就要被丢下。脚步声和行李箱轮子摩擦地面的声音,在天桥甬道里混响成一片,立立的身子被后面超过的人撞得一晃一晃。她俩步伐越来越大,最后也跑起来,加入这莫名其妙亡命起来的队伍。孙家宝边跑边小声咯咯笑。

月台顶棚上的大灯亮得人心慌,孙家宝说,上次我坐这趟车回学校,车上有个列车员,老帅了,眼睛像刘烨,嘴像金城武,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碰上;罐头真够重的,上车咱先把它宰了吃;你知道车厢里最烦的是什么人?三种:打呼噜的,抱小孩的,脚臭还非要脱鞋的。但愿咱车厢里没有……

立立顾不上捧哏了,她的心越走越重,等一上车,她将正式成为无处可去的人。

上车一拐弯,一股热腾腾的肉味扑到脸上。她们随着前面的人挪两步,停下,再挪。孙家宝手里捏着票,像琢磨谜面一样念着座位号。谜底揭晓:她的座位在一排三连座的最里边,靠窗。

靠窗是最好的座位。下围棋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搁在火车座位上也适用,靠窗位是金角,困乏了,一歪,连头带身子倚着壁板,舒舒服服,简直等于半个卧铺;靠走道边的座位,胜在方便清净,也有半边可以舒展身体手脚;中间的位置最差,两边都是人肉,那种软中带硬的挤迫,最让人心烦又疲劳。孙家宝拿到的本来是金角,但要再给立立挣扎出一条能坐的地方来,金角就不如银边了。

面对面六个位子,其余五人已经坐满,孙家宝把行李箱推到椅子下面,暂时站住,没进去坐。立立也把行李箱推到椅子下面,堵在过道里,拿后背顶住挤蹭和各种口音的牢骚话。孙家宝轮番把那五个人看了一轮,眼睛盯住对面一排最靠外的黝黑男人,甜甜地送个笑,叫道,大哥!咱俩换个位置好不咯?我是靠窗的,靠窗的舒服。

这是以己上驷,易彼下驷,没不成的道理。男人欣然说,行!起身坐过去了。五分钟之后立立才明白,孙家宝为什么跟对面人换,不跟自己这排换:这边两位,一个四十多岁脖子上一圈金项链的壮大汉子,一个胖妇;对面两位一男一女,看脸就知道是学生,清瘦,能腾出的地方多,而且是“自己人”,也好打商量。果然孙家宝一说“同学帮帮忙挤一下好不好”,靠窗的女生立即拎起座位上的帆布包放在腿上,两个屁股此起彼伏地一挪,半尺座椅就省出来了。

那块白布包裹的椅子面,像凭空长出的一块雪地,珍珠奶茶、汉堡薯条和立立巴心巴肺经营出的情谊,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实体化身。孙家宝一巴掌拍在上面,表功似的大声说:来吧,快坐!

立立不断说谢谢谢谢,脱掉羽绒服,把体积削掉一圈,抱着衣服,把身子安排下去。正着坐比较吃力,她调一下坐姿,脸朝外,膝盖朝过道支出去,坐稳了,如释重负,这重负是她自己。现在,她也有了一个弥足珍贵的、肚脐高的视野,可以带着淡淡的优越感,跟等高的眼睛一起看站着的人了。

车里已经黑压压的,人还在上,像珍珠奶茶的黑圆子在吸管里一顿一顿地行军,应和不可抗拒的吸力。还不光是人,人都提着背着扛着挑着,犹如搬运饼渣的工蚁队伍,因此一个人往往要占两到三人的空间。一些无座的人挑中一个地方,手扶椅背,就站住不动了。过道里的人肉密度逐渐上升,汤变成粥,粥变成饭,最后稠得濒临凝固。离开车时间还剩四分钟,队伍还有小半截耷拉在外面,像嘴角挂的残粒,很有被一把抹掉的危险。一阵推搡出的波动,从门外拐着弯传进来,前面人吼“别挤了”,外面的人焦躁地嚷“往里走”。玻璃窗蒙着一层毛毛雾气,靠窗的人挥手抹出个扇面,扇面上是一幅画家也很难画出的《徙民图》。

天南地北的口音议论:外搭还有十几来号咧,哪能上得来?上得来,莫麻搭!妈妈哟,这好多人挤到一堆儿,好吓人哦。明儿个就好了,后半夜过郑州,过完郑州车就半空了。

立立的腿从椅子边界探出一截,她频繁地起立,给人让道,浑身是生怕碍事的知趣。折腾一阵后,她干脆站着不坐了。孙家宝在后面扯她毛衣后襟,你快坐下,别动。

又要等一会儿,立立才明白为什么“别动”:火车上每个容得人的孔隙都不会被剩下,她不填,马上有人填。两分钟后,她收腿空出的地方楔进一个无座的男人,身子整个偎上来,胳膊肘支着椅子脊背,“思想者”一样手托腮帮,摆定舒舒服服一个姿势。她再想坐,坐不下,用膝头顶了一下,那人岿然不动,巴掌托着的嘴里冒出几句恶声恶气的话:他妈顶什么顶?我也没地儿挪动!你等会儿,等他妈人过完了!

她只好转身,不转,胸脯就送到人身上去了。她面向窗户,手撑小桌,把自己支在一个将要倾倒的站姿里,看窗上的扇面。扇面图里多了个人,一个穿藏青制服大衣的高个儿列车员。他做着很大的手势,让最后三四个实在挤不上去的人往另外的门走,又高举一根食指,指向拱廊顶上挂着的大钟,意思是就要开车了,快走。帽檐下的脸一转,让顶棚投下的灯光照住了。

所有的感情,事后都被认为是一见钟情,然而这时候立立只能看清他右脸:一条黑眉毛抵着太阳穴、一颗女性化的毛茸茸大眼,整个扇面为之一亮。他帮一个带俩孩子的妈提起红蓝条纹蛇皮袋,领她向另一车门跑去,跑出画幅边缘。开车十五分钟后,立立再次见到他,才看清左脸,把那个第一印象补全。

她先听见的,是车厢那头响起的声音:检票!请把车票身份证准备好。声音脆亮,抖擞得很。孙家宝说,哎呀,列车员来了,咱问问他有没有螺丝刀。她那个桃罐头折腾半天了,打不开,前后左右几个人都饶有兴致地拧了一遍,像凡人试拔亚瑟王的宝剑。

就这一刻钟里,前后左右几个人交换了你老家是哪、念书还是工作、耍朋友没有等等信息,连“思想者”都加入了。四个学生互报了学校院系。那两人对孙家宝说,我们去你学校听过讲座,你们食堂的菜真好吃。

孙家宝说,那你去的肯定是三食堂,我们大食堂和西苑食堂厨子,都是养猪场饲养员改行的,那菜炒的!肉都是大肥肉,一嘟噜一嘟噜跟葡萄似的。

妇人说,哎哟,你们这些娃娃,嘴巴刁哟!我在工地上做饭,哪顿菜里不见大肥肉,工人都要敲碗边、“嚼球毛”的。

跟孙家宝换座位的黑男人说,人家大学生,哪能跟农民工比?!人家将来都是公务员,要坐小车,吃酒桌子的。

女学生说,我可不愿意当公务员,我想去云南大理开一家客栈。几个人笑开了,“思想者”说,放着人上人不当,开旅馆铺床叠被伺候人去?这话可别让你爹妈听到。

车中段有人高声说话,跟列车员争执起来了。人们都抻长了瞧,有些人急匆匆站起来,钻到人缝里,抢能看得更尽兴的位置。闷在火车里,每一场热闹都珍贵得很。只听一个男人说,我有票!补啥补?

列车员说,您买的车票的区间,是郑州到新乡,请您到列车长办公席,补上始发站到郑州的票价。男人说,那你就当我是从郑州上的咯!

远远近近响起笑声。列车员说,这不行,咱们客运有客运的规章制度,请您配合一下,主动补票。立立欠身看一眼,认出了帽檐下的大花眼。他的嗓音独特,亮堂堂的,好像喉咙里藏着个小灯泡。

逃票的人头往旁边一侧,表情烦躁,像被迫说出本想给对方留点面子的事。又不是我非要逃票!春运票不好买啊,票还不是让你们铁路上的人倒卖给黄牛了!我们也没办法。你们又不差我这几个钱,你们铁路赚我们老百姓的钱还不够多?车上盒饭卖那么贵,讲理吗?还有,我问你,无座的票凭啥跟座位票一个价?!公平吗?周围有起哄的人也纷纷附和。年轻的列车员被孤立了。此人口口声声“我们”,想把舆论煽动起来,躲到“我们老百姓”背后去。

列车员声音稳稳地说,票价是中铁总公司定的,有意见您可以打电话质询,但是要说公平,别的旅客都是规规矩矩买全价票,您只花一站的票钱,想跟别人坐一样的区段,这样对别人公平吗?

这一招真高明,反过来把他孤立于人民群众,立立在心里鼓掌。四周静了,逃票人语塞,他身边一个老乡重重地“嗨”了一声:没几个钱,莫丢人咧!快快,我帮你补上算!列车员同志,补多少钱?说着就歪身掏裤兜。

两人厮打起来。逃票人说,哥,我又没说不补,你快收咧,行啦我自个儿补去行了吧。列车员说,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配合,请到十六号车厢列车长办公席办理手续,待会儿我再来查验。

那人走之前,嘴上还要找点便宜回来,说,你这小子嘴头挺行啊,真是母牛不生崽——牛×坏了!

人们大笑,对这场热闹非常满意,有波折,有高潮,最后还抖响个荤香的包袱。列车员转向下一个人,脸色平静地说,请出示车票身份证。

人们陆续收回腰身和目光,意犹未尽,议论起自己听过的逃票成功案例。孙家宝趴到立立耳边说,就是他!立立说,谁?孙家宝说,你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这趟车上有个特帅的列车员,眼睛像刘烨嘴像金城武?就是他。我说得没错吧?像不像?

那人走得越来越近。孙家宝她们把学生证压在车票上,握在手中,等着,红底烫金的学校名字,跟一块块霓虹灯板似的,一下闪进四周围人的眼里。高考苦了一番,为的什么?不光为了四年后院长把学位帽的穗子往边上一拨、递来的那一张文凭,也为了眼下这种跟“普通人”分隔开来、扬眉吐气的时刻。这种时刻不多,得珍惜。四周围的人斜睨着,脸上含笑,表情是有点羡慕,有点轻蔑,有点同情——就让娃娃显摆一下吧,当大学生也就能风光这几年,上了社会还不都是灰头土脸打工仔。

列车员挤过来,在两排座椅中间站定,从伸出的手里挑了一只,接过票和身份证。立立仰头盯着,帽檐下的图景终于看清了,两只眼睛两潭湖,睫毛是围湖栽种的蓊郁草木,鼻子隔在中央,宽宽一道山梁,还有一颗圆溜溜、肉腾腾的灰痣,卧在眉丛里。她听家里爱给人看相的舅姥爷说,那叫“草里藏珠”。这副好面孔,该搁在质地更好的扇面上,出没在这乌糟糟车厢里,有点浪费了。但怎样算“不浪费”呢?她也想不出。

他察觉到她的凝视,眼睫毛一挑,眼珠朝她瞟一下,垂下眼皮,好像帘子掀开,里面有个脸蛋一闪,又不见了。

他先查对面那排的人,一言不发,查到立立她们这排,依次看了里头两人的学生证和票,说,上个车厢你们学校的同学特别多。还学生证时叮嘱,你俩的票是黄州站,记着黄州站跟黄州北站不一样,先到的是北站,别下错了。

人们都发现了,这个列车员跟学生有股不一样的客气,总要和颜悦色地唠两句。他拿起孙家宝的学生证,说,好学校,我们系统的副总就是你们学校毕业的。孙家宝说,我知道,礼堂墙上荣誉校友照片有他。帅哥,我这站几点下车啊?

列车员说,正点是凌晨两点五十到站,还有四个小时。

孙家宝说,车晚点没有?

刚才待避特快,停了十七分钟,不过再过几站能追回来。好了,证件收好哦。

立立把学生证和票递上去,她有种错觉,他是故意把她留到最后一个,像那种心数很多的小孩,把预估最有趣的礼物盒留到最后拆。翻开学生证,头一页有一寸照,他的目光在照片和人脸上折返跑了几趟,很严谨地验明正身似的,她又想:不会是借对照片的机会看我吧?他再翻一页,念道,生命科学学院,你们这学院都学什么啊?立立说,就学“生命”。

“生命”能学四年?

怎么不能?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生物,分子生物,能学一辈子。

孙家宝说,我也是生科院的,你刚才怎么不问我?

列车员不抬头地一笑,那页上就算印满五号字也该看完了,幸好他在荒谬边缘合起学生证,连票还过来。詹立立是吧?这名字真不错。立是独立的意思?

不是,我爷从《论语》里给取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孙家宝说,嗨,帅哥,能不能帮个忙?

为旅客服务是我们的义务,请问您需要什么?

我有个罐头打不开,你有没有工具?

让我看看。

孙家宝兴冲冲从桌上捧起桃罐头给他。他的手很大,一下把罐头拿小了,几个长长指头捻着瓶肚子,在手心里转一圈。立立心里替那个罐头觉得舒服。孙家宝说,大伙都拧不开,是不是需要螺丝刀?他说,这是旅行装罐头,不用刀。

他另一只手罩到盖子上,两手反着使劲,没开。他甩着手说,得找东西垫垫,摩擦力不够。立立的手一动,摸摸脖子上垂下的棉麻围巾,没说话。他的眼光立即扫过来,同学,你的围巾借我用用?

手底下垫着围巾,他又使了一回劲,罐头盖子“咯”响一声,孙家宝欣然说,开了开了!哎呀帅哥你好厉害。他把围巾递给她,罐头放回桌上,说,我们班组搞掰手腕大赛,我永远第一,外号大力水手。好!很高兴为您服务,请您留意广播里的到站信息。

前一句是冲她说的,后一句冲孙家宝,于是立立又有一种亲疏有别的错觉……这些无法验证对错的猜想,像猫叨乱的毛线,留给她坐在半个屁股宽的座位上慢慢清理。被那只手摸过的围巾再戴回来,成了活物似的,又像那手的无形的一部分还留在围巾上,风吹草动地搭着脖子。

孙家宝伏在她背上,小声说,好帅耶,是吧?咱院的男生谁要长这么张脸,绝对是院草了!我绝对倒追。

她含糊说,他眼睛还行,大花眼。

大花眼什么意思?

我们那儿管大双眼皮叫大花眼。男人长这种眼干吗呢?简直浪费。她又违心地找缺点,说,不过他脸太瘦太尖了,还有点驼背。

我就爱看小尖脸。哎,他是不是有点喜欢你,跟你唠那么多句!

怎么可能?他们列车员每天还不得见一万个人,说一万句话?人脸估计在他们眼里都是马赛克……那他还给你开罐头呢,算不算喜欢你?

孙家宝说,对,罐头!来,你用我的叉子吃,好不好?……

开车一小时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各为彼此的娱乐,聊天、打扑克、吃瓜子、看书报杂志、戴耳机听歌、织毛活儿,还有女人端着竹篾绷子绣花。车厢宛如一个狭隘与伧俗的移动展览馆,能听到所有热门的偏见、女演员的风月新闻……有些人只是呆坐,两眼半开半闭,沉浸在混沌中。立立也是呆坐者,她其实带了书,在行李箱里,但她不想拿,她预感到跟那个列车员“还没完”。雨将落未落,悬念像雨滴悬在半空,她只想把悬念当一颗话梅,尽情地咂吮,滋味无穷。

二十年后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们,再也不会呆坐,再也不会无事可做,一部手机等于一个影院加游戏厅再加无数难以名状的啥啥啥。里头全是麻辣火锅,中辣、巨辣、变态辣,清汤寡水的、粗粮小菜的,早就倒闭了。人们愉悦地上缴全副精神和注意力,交给手机:“来!刺激我!震惊我!”就像把一整摊肉体交给推拿师,自己不用动,别人揉一把,惊动一下,浑身揉,浑身心惊肉跳。在事和事的缝隙里,他们等不及地跳进手机屏幕。鲸每隔一阵浮出海面透气,他们每隔一阵需要一猛子扎进手机里透气。所有人都有一张手机照亮的脸,千人一面。他们永不会无聊。他们醉醺醺地,享受这目不暇接的无聊。

立立背后开了斗地主,“对子”“四带二”地红火起来,几个无座的人站在椅子边看歪头胡。一局完了,孙家宝像在饭桌上让菜一样,转头说,立立,你玩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