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封氏一族,都知道封师古在乌羊王古墓中见到了一些极为神秘的东西,据说是极古之物,但真正的情况除了封师古自己,几百年来无人得知,即便是他最亲近之人,也毫不知情。
按照封家世代留下的传说,封师古自盗发棺材峡古墓之后,回到家中闭门不出,时隔三月,忽称自己已成“大道”,并说天下浩劫将至,只有棺材峡里有个去处,可谓神仙窟宅,堪比秦人避乱的桃花源。
封师古自称地仙,专要广度世间的凡人。他穷工尽巧,大举在深山中修建地仙阴宅,将祖上盗墓所发之物,悉数藏纳其中,历时十余载,始得功成。随后他告知众人,要想得一个出有人无、冲虚清静的“风身云骨”,必先舍掉自己这一身凡间的血肉重浊之躯,愿意进坟中活殉之人才能成仙,等几百年后得了大道,都可跟着地仙重回世间,把天下所有的人都给度了,成就一件莫大的功德。
当时观山太保得皇家钦点,在巫山青溪一带名望极盛,特别是封师古擅会巫蛊妖术,十家里有九家半信他的,愚男愚女都愿随他习观山指迷之术。习他这套妖法幻障之术的,有许多忌讳,一怕黑狗血,二怕黑驴蹄子,三怕朱砂,一见这些事物,施术者其形必现,其胆必裂。
观山指迷看似奥妙,其实都不外乎是那些吞符驱水、纸兵甲马的手段。这套东西大多都是他封家祖上,从棺材峡悬棺里的龙骨异书中所得,说好听点是古时的方术,要说白了根本就是装神弄鬼的妖术邪法。
但在那个年代,越是邪魔外道,越是能蛊惑人心,所以封师古一说要度众人得道,一时从者如云,一为寻仙,二求避祸,当地的男女老少大多跟着他进了地仙村。
封家另有一小部分人不愿意进去寻仙,地仙封师古也不勉强,只让他们隐藏好古墓入口,并给后人留下《观山指迷赋》,让他们严格保守秘密,尤其是不能被摸金校尉知道了底细。冒险留此一条奇绝的秘径,是备封家后代将来有难之时,可多召集欲求度化的凡人,来投奔棺材山中的神仙窟宅。要是当年把摸金符都毁了,如今就不必如此大费周折了。
封师古谋划周详,虽然棺材峡云雾锁蔽了龙脉,难以被“望”字诀窥探,但仍然留下晦涩艰难的《观山指迷赋》。饶是如此,他也仍不放心,又在周围藏设了九死惊陵甲。这是封家先祖棺山盗骨时得来的异术,奇诡难料,后人多不知晓,平时想接近地仙村阴宅的人,都得被九死惊陵甲困住害去性命。此甲按地支循环秘密布置,其生门在每一纪,也就是十二年中,仅在地鼠年的某月开启三天,每十二年一次的相应的月份日期,又会不断循环变化,外人难以推断,专为对付搜山寻龙的摸金校尉。
在最终没进地仙村古墓的这部分人中,就有封师古的亲叔伯兄弟。按家谱所排,他和封师古都是“师”字辈,名叫封师歧,太祖皇帝所赐的观山腰牌传到“师”字辈,就有他的一块。
封师歧这一条支脉都留在了山外,因为他认为祖训不可违,擅入棺材山阴宅,早晚必会闯出一场弥天大祸,于是举家迁移离川。
封师歧也是个极有见识的高人,他临终前亲口告诉后人,棺材峡里确实藏有“尸仙”,那山腹中有两块风水宝地,其中一处较小的形似人头,在古时曾被移山巫陵王筑为地宫埋骨。
按照上古风水之理,这人头般的龙脉实为凶煞之地,主葬暴君,要想消除地脉中沉积的凶煞之气,从葬活人必要极多,所以古墓中杀殉者的尸骨层层叠压,陵区周围更是悬棺密布,具体数量现在根本难以估计,可以说墓内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皆被尸气浸透。
在地仙封师古盗发此墓之后,墓中凶疠之气已破,但封师古从这座古墓里的陪葬品中,发现许多青铜祭器,得知棺材峡中还有一块更大的风水宝地。这块地脉深藏山中,形状如同一座巨大的无盖石棺,奇的是棺中广可数里,周围棺板似的石壁上描龙绘凤,却绝不是人工雕琢,而是天然风化剥蚀形成;峡谷般的大石棺中,内部丘壑起伏,生长有许多奇花异草,更奇的是,在那地势酷似石棺之中,平躺着一具“无首尸体”,与远处地下的那颗“头颅”遥相呼应。
这座棺材山,是从天地初分之时便已有了,早已在世间存在了亿万个年头。那时候混沌初分,天底下哪里有人,更别说棺材了,所以那座深藏地下的棺材山和“无头尸体”,肯定非人力施为,而是鬼斧神工——净得天地造化神奇的自生自成。
想这巫峡巴山之地,自古以来崇盛巫风,藏在山底下的棺材山,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了,一直保持着在附近埋棺驱凶的习俗,使得山中尸气沉重,到了隋唐年间,当地更盛传那棺材山里埋有“尸仙”。但“尸仙”究竟是什么,却从没有人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