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教授立刻批驳道:“简直是乱弹琴,你难道想让大伙踩着风眼走过去?山间的乱流虽然能吸住石子,但它最后被卷到哪去了?你有没有算过,咱们这些人的自重,加上所负装备,总共有多沉?别说一步登天了,迈出半步就会坠入深涧,我们要严谨,要务实!”
我摇了摇头,我可没说要踩着空气过去,既然《观山指迷赋》中提到“吓魂台前,阴河横空;仙桥无影,肉眼难寻;落岩舍身,一步登天”之语,按先前的经验来看,必然有其对应之处,而且龙门前的这条“T”字形峡谷,是华山路一条,所以我相信前边应该会有座所谓的无影仙桥,只不过咱们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才行。
Shirley杨说:“话是不错,但就算发现了无影仙桥,咱们能不能过去也不好说,你们有没有想过,在隧道入口的无名死者身怀道藏,可能是位前朝求真之人,他如果找不到路进入地仙村古墓,原路回去也就是了。可看他死亡的方式,好像是已经找到了无影仙桥,却没胆子通过,又不甘心离去,最终在隧道里徘徊而死。”
我听了Shirley杨所言,立刻想起以前在前线,许多战友都是被“诡雷”炸死炸伤,那情形极是惨烈,有许多战士不怕冲锋陷阵,却唯独怕那些五花八门、明铺暗设的“诡雷”。
正所谓兵不厌诈,隧道中的无名死者,死得莫名其妙,身上除了几卷道藏,就没任何多余的东西可以让人窥其身份。历代布置周详的古墓中,多有疑阵防盗,说不定那死尸和《观山指迷赋》都是“饵”,是观山太保将盗墓者引上绝径的“诡雷”。
这些念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常年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直觉告诉我:这些迹象太不正常了,千万不能大意!
我想到此处,就对孙教授和Shirley杨说:“无影仙桥也许不难找,但我估计即便找到了,也必然要冒天大的风险才能过去。现在的问题是,这风险能不能冒?万一是有去无回的陷阱呢?咱们怎么判断隧道中的《观山指迷赋》是真是假?”
孙九爷胸有成竹地说:“此事极易,只要你能想办法让无影仙桥出现,以我参与考古工作多年的丰富经验,自然可以考证出它是真是假,假桥可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不过看后半段《观山指迷赋》,内容多与我调查的结果吻合,所以我相信,只要真有无影仙桥存在,碑上的石刻就有八成是真。”
我略一沉吟,觉得是这么个理儿,说别的没用,眼下应该先想办法把无影仙桥找到。我和Shirley杨商议了几句,但谁也想不出一座什么样的桥是肉眼看不到的,Shirley杨推测说或许是另有隐意亦未可知。
我心想:“‘落岩舍身,一步登天’,‘落岩舍身’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指抱着石头往半空里跳下去?”灵机一动:“不对,落岩在前,舍身在后,如果是指不要命地抱着岩石往下跳,应该是舍身落岩,落岩舍身也许是说首先推落岩石,然后才能做出舍身之举。”
我用眼一扫,见隧道里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碎岩,如此站着胡思乱想,哪里能得要领?管他如何落岩,先捡块大石头推下去探探。于是招呼胖子帮忙,二人来到一块几百斤的山岩边上,先推了两下,巨石微微摇晃,料来可以推动。
其余的人也要过来帮忙,胖子一摆手:“各位,都甭过来,就在边上候着吧,赶紧给胖爷腾块地方出来,别压坏了你们的脚巴丫。”说罢先把皮带松了两扣——他是担心一使劲把皮带给绷断了。
胖子有心逞能,把我也推在一旁,我担心他用力过猛,跟着岩石一块被乱流卷走,那可就真成“落岩舍身”了,就拿飞虎爪将他肩上的承重带挂住,和其余三人在后扯着加以保护。
胖子挽起袖子,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拉开弓箭步,以肩顶住巨岩,深吸了一口气息,运在丹田,晃动一身腱子肉,霹雳也似喝了声:“开呀!”
就见那块大岩石轰然前倒,由于自重极大,又接近隧道出口,并未被龙门前的乱流吸住,撞击着峭壁翻滚落下满是迷雾的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