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冰箱里的睡美人

冬季故事

出场人物:

洛蒂·托尔

彼得·托尔

玛丽亚·卢策

罗伯特·卢策

伊尔莎

巴尔杜

帕特丽霞

玛格丽特2115

年,柏林

(洛蒂·托尔,女性,一个人上场。)

洛蒂:……今年也过去了,又到了12月19号,我们正在等客人光临,参加每年一次的家庭聚会。(摆放餐具、移动家具声)我嘛,并不是很喜欢家里来客人,我丈夫倒是很好客。他以前经常还亲昵地叫我“大熊星座”,现在却再也不这么叫了。这几年他变了很多,变得严肃又无趣。“小熊星座”是我们的女儿玛格丽特:她才四岁,真是个小可爱!(脚步声,其他声响同上)我并不是个害羞或孤僻的人,我只是讨厌招待五六个以上的客人,他们总会吵吵闹闹,聊些没头没尾的话。这时我会很不舒服,没人注意到我的存在——除了我端着托盘,给他们送东西的时候。

再说了,我们托尔家不常招待客人,一年也就两三次,而且我们很少接受邀请。这是自然,因为我们家给客人展示的东西,谁家都没有。有人收藏了漂亮的古画,比如雷诺阿、毕加索、卡拉瓦乔的作品;有人家里摆了猩猩标本,或是养了活泼的猫狗;有人家里装了移动吧台,有最新的毒品,但我们有帕特丽霞……(叹气)帕特丽霞!

(门铃声响了)第一拨客人到了。(敲房门)快来,彼得:我来了。

(洛蒂、彼得·托尔夫妇,玛丽亚、罗伯特·卢策夫妇。)

几个人互相问候,寒暄了一会。

罗伯特:晚上好,洛蒂;晚上好,彼得。天气可真糟糕,你们说是不是?我们有几个月没见过太阳了?

彼得:我们也有好几个月没见过你们了。

洛蒂:噢!玛丽亚,你气色真好,看起来更年轻了。这件貂皮大衣真漂亮!是你丈夫送的礼物?

罗伯特:不是什么稀罕玩意。这是火星银皮衣,俄国人似乎进口了不少,在东方产品区域,价格很公道。当然,她这件是限量版的,比较难搞到。

彼得:罗伯特,我对你真是又欣赏又羡慕。我认识的柏林人里,很少有人不抱怨当下的情况,没人像你这样如鱼得水、从容自在。我越来越觉得:对于金钱真心实意、充满激情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是学不到的。

玛丽亚:这么多花儿!洛蒂,我闻到庆祝生日的美妙气息。生日快乐,洛蒂!

洛蒂:(朝两位丈夫说)玛丽亚真是改不掉这毛病。不过罗伯特,请你放宽心。她不是结了婚之后才变得晕头晕脑,她在学校时就已经这样了。当时我们叫她“健忘的科隆女孩”,她参加口试的时候,还叫上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参观。(装出严肃的语气)卢策太太,请再想想,您就这样学历史吗?今天不是我的生日——今天是12月19号,是帕特丽霞的生日。

玛丽亚:天啊,对不起,亲爱的,我的记性真是差得一塌糊涂。那今晚她就要解冻了?真好!

彼得:当然,每年都一样。我们就等伊尔莎和巴尔杜了。(门铃声)他们来了,像往常一样,又迟到了。

洛蒂:彼得,尽量理解他们一下吧!你见过哪对恋人能准时?

伊尔莎和巴尔杜上场,问候与寒暄同上。

洛蒂和彼得,玛丽亚和罗伯特,伊尔莎和巴尔杜。

彼得:晚上好,伊尔莎;晚上好,巴尔杜,能见到你们,真是我的福气呀。你们如胶似漆,重色轻友,太不把我们这些老朋友当回事儿了。

巴尔杜:大家得原谅我们。我们最近很忙,要办很多手续:我的博士学位、给市政府的文件、伊尔莎的通行证,还有党内的许可。出城的许可已经到了,但还要等华盛顿和莫斯科那边的签证,尤其是北京的入境签证,那是最难拿到的。这些手续真是让人晕头转向,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见人了——简直不像样,都不好意思露面。

伊尔莎:我们来晚了吧?真是太失礼了。刚才我们没到,你们怎么不先开始呢?

彼得: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干的。苏醒的时刻最有意思了:她睁开眼睛的样子那么美好!

罗伯特:开始吧,彼得,最好马上开始,不然我们凌晨才能结束。你去拿操作手册,可别像那次一样。我想应该是第一次(已经过去多少年了?),你操作失误,差点没酿成大祸。

彼得:(不太高兴)手册就在我口袋里,但内容我已经能背下来了。请大家移步到另一个房间?(挪动椅子的声音、脚步声、议论声、不耐烦的低语)……第一步:中断氮气和惰性气体气流。(进行操作,响起吱嘎一声,气流声渐渐平息,操作重复两次)。第二步:启动气泵、“乌鲁布莱夫斯基”灭菌器和微型过滤器。(气泵声像远处一辆摩托车发出的声音,持续几秒)。第三步:打开氧气(响起越来越尖锐的哨声)并慢慢拧开阀门,直到指针指向百分之二十一……

罗伯特:(打断)不,彼得,不是百分之二十一,是百分之二十四——手册上写的是百分之二十四。我要是你,就会把眼镜戴上。你也别见怪,反正我们都是一样的年纪,在某些情况下,我会戴上眼镜。

彼得:(不太愉快)对,你说得对,是百分之二十四。不过,无论二十一还是二十四,没什么两样,我之前已经试过了。第四步:慢慢转动温度调节器,升高温度,每分钟升高两度。(可以听到倒计时的声音)现在请大家保持安静,不要高声说话。

伊尔莎:(低声)解冻的时候,她会痛苦吗?

彼得:(同上)不,通常不会,但前提是操作正确,完全遵照手册上的指示。她待在冰箱里时,温度必须一直保持稳定,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罗伯特:当然,只要低几度,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她了。我曾读到过,这样会使神经中枢的什么部位凝结,冰冻的人就再也醒不过来,就算醒过来也会失忆,或变成傻子。但要是高了几度,她就会有意识,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小姐,你想想这有多恐怖:感觉到自己的双手、双脚、血液、心脏、大脑全被冻住,一根指头都动不了,不能眨眼,也不能求救!

伊尔莎:太可怕了。这得有强大的勇气和极大的信任,我指的是对恒温器的信任。至于我,我酷爱冬季运动,可以说为之疯狂,但说实话,就算给我全世界的金子,我也不愿意处在帕特丽霞的位子。我听说,在她的时代,在这个实验刚开始时,要是帕特丽霞没注射……注射什么……防冻液,对,对,就是冬天放在汽车散热器里的,要是没有注射那个东西,她早就死了。再说了,这也有道理,要不,她的血液会冻成冰的。这是真的吗,托尔先生?

彼得:(含糊其词)社会上有很多传言……

伊尔莎:(沉思)符合冰冻要求的人这么少,我一点都不惊讶。这是我的看法,我并不惊讶。我听说帕特丽霞特别漂亮,这是真的吗?

罗伯特:简直太美了!去年我近距离看到过她,那样的肤色,我们如今再也见不到了。可以看出,不管怎么说,二十世纪的饮食大部分还是天然的,肯定包含某些让人充满活力的东西,但是现在已经失传了。不是说我不信任那些化学家,相反,我很尊重、欣赏他们。可你们看,我认为他们有点……可以说……自以为是。对,他们有些傲慢。她身上有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发现,或许这不是最重要的方面,但我觉得一定有待发现。

洛蒂:(不情愿地)没错,她当然很漂亮,这也和她的年纪相关。她的皮肤像婴儿一样,但我觉得,这是长时间冷冻的结果。那不是自然的颜色,太过红润,又太过白皙,像是……对,像个冰淇淋,请原谅这不太恰当的比喻。她的发色也过于金黄。要是非得说实话,她给我的印象,就像加了嫩肉剂,像是贮藏得太久了的肉……不论如何,她确实很美,这没人否认。她还有文化,有教养,有智慧,有勇气,每个方面都那么优秀。但这让我害怕,不自在,让我会产生出自卑情结。(她停顿了一下。尴尬的沉默之后,然后她勉强说道)……但我还是同样喜爱她,尤其是她冻着的时候。

沉默,节拍器继续响着。

伊尔莎:(低声)可以透过冰箱上的窥视孔看看吗?

彼得:(同上)当然可以,但别大声说话。现在,温度已经上升到零下十度了,突然的情绪起伏,会对她不利。

伊尔莎:(同上)啊!真迷人!就像假的一样……她是……我想问一下,她真的是那个时代的人吗?

巴尔杜:(稍稍低声)别问这些愚蠢问题!

伊尔莎:(稍稍低声)这才不是愚蠢的问题。我想知道她多少岁了,她看上去这么年轻,即使大家都说,她……很古老。

彼得:(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小姐,我马上就可以回答您。帕特丽霞已经一百六十三岁了,其中二十三年是正常的生活,另外一百四十年在冬眠。伊尔莎、巴尔杜,不好意思,我以为你们已经知道这个故事了。玛丽亚、罗伯特,我只能对你们说抱歉,我可能得重复一些你们已经知道的事。我要简单给这两位年轻人介绍一下,好让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你们一定知道,冬眠技术在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应用,当时主要用于临床和外科医疗。直到1970年,才真正出现了无痛苦、无损害的冬眠技术,适用于长时间保存复杂的有机体。后来梦想就这样成真了:通过这项技术,似乎有可能把人类“传送”到未来。但人能到多远的未来?有没有什么限度?会有什么样的代价?这都要进行研究。为了让后来的人——也就是我们,验证和使用这项技术,1975年,在柏林宣布了选拔冬眠志愿者的消息。

巴尔杜:帕特丽霞就是其中之一?

彼得:正是如此。冰箱里有一本她的个人手册,根据手册的内容,她在志愿者中排名第一。她符合所有要求:心脏、肺、肾脏等器官都状态良好;神经系统能和宇航员媲美;性格沉稳果断,不感情用事;最后她还很聪明,有文化。也不是说,冬眠的人就一定要聪明,要有文化,但同等条件下,智力水平越高的人更受青睐,原因很明显,是为了让他们在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面前更占优势。

巴尔杜:就这样,帕特丽霞从1975年一直沉睡到了今天?

彼得:没错,中间也有一些短暂的间断。委员会和她一起商定了这个计划,委员会的主席雨果·托尔,就是我那位著名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