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庚从黄泉离开地府,回到自家洞府,正赶上观音联络过来。
听得出,她心情不错,说平顶山渡劫刚刚结束,顺利申报了“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和“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两次劫难,中规中矩。她把揭帖也写完了,老君的五件法宝在整场劫难里可谓是物尽其用,每一件都发挥了作用。估计老君日后少不得以此为由头,去申请一笔巨额补贴。
李长庚心不在焉地嗯嗯两声,观音又问:“下一站就到乌鸡国了,老李你考虑清楚了没有?沙僧怎么离队?”
李长庚把广寒宫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观音听了之后,大为感动,连声说金蟾居然有这样的决心,可谓是至情至义,难怪在宝象国第一个挺身而出。李长庚道:“大士若觉得它不错,尽可以挽留啊。” 观音“啧”了一声,说若我能做主,真想让它踏踏实实做到西天了。这样的人成正果,不比猪悟能更好?
李长庚知道观音只是感慨几句罢了,遂继续道:“我跟嫦娥说过了,给沙僧安排一个舍身取义的戏码,体面离队——不过你得先给我讲讲,乌鸡国的那个三弟子,到底什么情况。”
观音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原来此间乌鸡国的国主,是个凡间善信,如来见他虔敬,许了他一个金身罗汉的果位。这次取经正好途径乌鸡国,正好把他捎带上,补过一个流程。
“地地道道的凡人?居然不是灵山哪位大能的根脚么?” 李长庚有点惊讶。
观音说灵山安排人选也是有讲究的,既要考虑族属,也要涵盖不同经历,保证多样性。孙悟空罪孽深重、回头是岸;黄风怪野性难驯,佛性早种;乌鸡国主一生虔敬,终得善果。三者分属妖、怪、人三族,又代表了求法的三种类型,如此才能充分显现佛法无边。
只可惜被天庭这么一搅和,三个徒弟的布局全乱套了。观音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哼了一声。
李长庚讪讪一笑,不去接这个话茬儿:“那这样好了。乌鸡国这一劫,我安排一个厉害的妖怪跟他们斗一场,这样沙僧负伤也就不突兀了。”
“这个不劳你安排,大雷音寺那边会派员来配合,你等我把那封文书找出来啊……” 观音停顿了一下,“……来的是文殊菩萨座下的青狮,来配合取经队伍渡劫。”
“咦?居然是它。” 李长庚顿时想起三官殿里文殊那张笑眯眯的面孔。
“不光是妖怪,这一劫的方略,大雷音寺都已安排好了,咱们照章执行就行。” 观音给李长庚念道,“文殊菩萨先会化为凡僧,去考验乌鸡国主的心性,却被他浸在御水河里三天三夜。作为报复,文殊菩萨派出坐骑青狮下凡,化身假王夺了他国主之位,把他扔在井底三年。这个前置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只要玄奘他们到了乌鸡国,救活国王,赶走假王。这件事就算圆满结束了。”
李长庚边听边捋胡子,看来大雷音寺对渡劫护法也很熟练。这个方略中规中矩,是最常见的“考验心性”套路,只不过加了一点花头,多了一段假国主李代桃僵的戏。
以他的专业眼光来看,这个花头略显做作,有失自然圆融之意,额外多了很多麻烦——比如说,假国主三年在位,偏偏王后与太子还在,与那两个人的关系该怎么处理?方略里打了个补丁,说假国主不许太子进入皇城,又疏远王后不行人事。
但这补丁实在没必要。考验乌鸡国主,把他沉入井里失踪三年就算了,何必节外生枝让青狮去扮假国主呢?大雷音寺的设计,还是经验不足啊,累赘了。
他忍住批评的冲动:“那我把沙僧安排在救出国王之后的,让他跟青狮大战一场,英勇负伤。”
“挺好,然后沙僧弥留之际,把降妖宝杖交给乌鸡国主,让他替自己把取经之路走下去。国王感念圣僧恩德,毅然逊位辞国,追随取经队伍而去。再加几句勉励的话语,一篇上好的揭帖不就成了?” 观音很是兴奋,这故事越发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