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玛格丽特想的没错, 第二天的新闻里面金球果然独占鳌头,各个杂志报刊的头版头条都被这个没节操的奖项给占领了。
‘金球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诞生’《纽约时报》
‘汤姆·克鲁斯二次金球封帝, 奥斯卡或有青睐?’《好莱坞报道》
‘罗伯特·德尼罗VS玛格丽特·简, 新老演技派的交接’《洛杉矶时报》
‘狂卷前哨和风向标,玛格丽特·简离奥斯卡还有多远?’《华盛顿邮报》
……
以上那些中规中矩的毫无新意的报道都是来自比较有威信的大报纸。小报的节操就没那么高了。
‘金球再封,奥斯卡何时走到尽头?汤姆·克鲁斯十年冲奥之路展望’《世界新闻报》
‘金发美女的逆袭?玛格丽特·简和麦当娜·西柯尼同时获封金球影后’《八卦周刊》
‘风向标是否预测准确了奥斯卡?玛格丽特·简于汤姆·克鲁斯这对好友能否在奥斯卡上如愿以偿?’《纽约邮报》
‘公关的再一次胜利, 最帅的影帝和最美的影后,金球看脸不看人’《太阳报》
……
这些是跟演技奖有关的,跟玛格丽特没关系的别的奖项譬如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什么的报纸杂志上就差掀起狂潮了。颁奖季连明星出门遛个狗都能掰成是担心奖项归属呢。更何况是一部外国电影横扫的事情了,韦恩斯坦兄弟的作为并不是什么秘密,媒体们也不会报道的太过。但是人家总要吃饭, 而且《英国病人》是一部纯粹的英国片,从导演到女主角再到男主角没一个是美国人, 更何况还有那个婚外恋的题材, 媒体不喷它喷谁?
反正《英国病人》在奖项上有多么的大热,在群众中就有多么的不讨喜。
不说美国人民本来就不怎么喜欢这种触碰道德底线问题的电影,就说《辛德勒名单》阿蒙·戈斯的遗泽,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观众因为这片子是那个‘屠夫’演的拒绝观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