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辞岁

福运宝珠[清] 南岛樱桃 27157 字 2个月前

假如康熙不曾禅位, 来年该是选秀年, 正好新皇登基之后也得填充后宫, 满京城的贵女都瞄准了妃嫔之位,卯足劲想争上一争。本来就是必经的程序,胤礽只是交代皇后瓜尔佳氏好生掌眼, 尽可能挑些安分守己的, 又提了几个名, 让她着重看看这几家的姑娘。

皇帝选妃首先是为繁衍子嗣,其次也想挑两个可心人, 还有就是牵制朝臣。

瓜尔佳氏将那几家记在心里,仔细想想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太上皇也让皇贵太妃帮忙掌眼,主要是为十三十四相看福晋, 本来距选秀还有几大个月, 眼下不急,提出来就是让他们有个谱, 但凡有中意的也提一提。

这事,皇贵太妃同乌太嫔说了,乌太嫔总想同十四商量一二, 却有足一个月不见人, 到腊月二十几日他才过来请安, 说这两个月跟老十去军营里操练身手,小有所成,又说冷落了额娘让她莫怪。还给画饼说今时不同往日,他得更努力更争气才能让额娘过上风光八面的日子。

乌太嫔已经知道十四靠不住, 但她没办法,除了这儿子她也没有别的指望了,哪怕心有不愉,也没敢明摆上脸,非但如此还顺着关心一番,才点名太上皇的打算。

娶妻是好事,这时间点却很尴尬,适龄贵女的确不少,皇阿玛偏在这节骨眼禅位了。他若是不禅位,身为皇子怎么也能捞到个靠谱的妻族……如今这些假设全都不成立,皇阿玛成了太上皇,太子二哥登基,新皇生在康熙十三年,如今方才而立,正值壮年,京中贵女笃定都奔他去奔妃嫔之位去,谁会稀罕太上皇那些年岁尚轻手无实权的儿子?

本来明年的大选也是为了填充后宫,顺便帮他挑个福晋,顺便挑的能好到哪儿去?

如今时局已稳,十四心知要做什么很难,再加上母族靠不住,他想借妻族之势崛起,不谈那些大逆不道的,至少也要混到前头几个兄长的程度。

凭什么老七那残废能做亲王,老九那不靠谱的能做亲王,他就只是个贝勒。

就因为晚生了几年?

他不服气。

十四心有怨言,没控制好脾气就这么发出来了,他让乌太嫔想想办法,乌太嫔静坐半晌,说等老四过来请安同他提一提。做额娘的身为太嫔管不了事,老四是亲王,也是新皇心腹,在御前总归是说得上话的。

她这一等就等到大年三十,雍亲王带福晋进宫来给太上皇并生母乌太嫔请安,正好遇到胤禟拖家带口往皇贵太妃宫里去,胤禟与宝珠并排走,旁边跟了三个带着虎头小帽的胖墩,那帽子看得出来是宝珠的针脚,做得活灵活现,沿着边缘还有一圈狐皮滚边,瞧着可人极了。乌喇那拉氏看着就欢喜,同宝珠二人打过招呼就抱起一个蹭了蹭脸。

“哎哟喂,小心肝长得可真快,又壮了不少。”

宝珠噗哧笑道:“一入冬这几个就知道吃,成天在暖炕上待着不爱动,能不长肉?”

乌喇那拉氏听了就打趣说:“像谁?还不是像你这做额娘的。”

宝珠也不恼,她从嬷嬷手里接过小儿子,捏了捏脸说:“怕冻是像我,贪吃这点哪里就像我了?再说像我有什么不好?这两个小的生来就带火,落雪之后就闹着要出屋,一个冬都在院里疯玩,堆雪人,丢雪球,还在雪地里打滚,看着就冷得慌……”

“小四小五长开了,瞧着不像你,也不像老九。”

“像他们舅,当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连性子都如出一辙。”

两妯娌边走边嘀咕,旁边老四老九也聊上了。

老四看了裹成球的三胞胎一眼,说既然天生聪明,就别糟蹋了好资质,让胤禟早点给他们开蒙,《三》《百》《千》先学起来,到六岁就能直接读《四书》《五经》。

胤禟憋了好一会儿,忍不住问他弘晖是何时开蒙的。

听了老四的回答,他就想说弘晖侄儿命可真大,这还没让亲爹逼死。

皇阿玛都说五六岁进学正合适,结果还在娘胎里你就给他念书,生下来之后从没懈怠过,三岁起一句一句教,看他手上有点劲儿了你还教他写字……那可是亲儿子!对亲儿子也能这么狠的!

胤禟不想和他四哥聊天,他恨不得没认识过这人,不过哪怕他全程“恩”“啊”,雍亲王也能自顾自说下去。他说完小的说大的,教育完侄子教育弟弟,一路教育到太上皇并一众太妃的宫殿群外。

老四老九带着小萝卜头去给太上皇请安,两位福晋则分道扬镳,乌喇那拉氏去乌太嫔那头,宝珠则去陪皇贵太妃说话。

宝珠经常进宫来,她这边也就是日常闲谈,说的都是几个臭小子关上门闹的笑话,皇贵太妃也很买账,因为喜欢乖孙子,哪怕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也觉得有趣,全程仔细在听。

婆媳二人聊得差不多了,胤禟才带着几个小的过来,亲眼见着胖孙子,皇贵太妃又是一阵稀罕,催着底下奴才上好吃好喝的,要什么都给,恨不得上天去给他们摘星星。

这才是过年的气氛,另一头乌太嫔宫里气氛简直尴尬,她照例问了几句,雍亲王福晋逐一回复,本来乌太嫔忍不住想刺她,因为记起十四的终身大事,话到嘴边改了口,她先关心了老四府上几个小阿哥,转而又道,她膝下一双儿子,老四头顶亲王爵位,嫡子庶子均有,要啥啥不缺,反而是十四,只得两个通房伺候,爵位不高,也没领到差遣……

乌喇那拉氏已经预感到不妙,她不敢不接话,就夸了十四一通,劝乌太嫔不要着急。

又说翻过这个砍便是大选年,多的是世家贵女任凭十四弟挑拣。

这对婆媳互相之间不要太了解,乌太嫔懒得拐弯抹角说话,就把意思挑明,说她如今是太嫔,要做些什么都不方便,让乌喇那拉氏这个当嫂子的长点心,给十四挑个模样家世都好衬得上他的嫡福晋。

老四便是这时候过来的,直接拂逆了他亲娘。

“额娘挂心此事大可直接同皇阿玛商量,上有双亲,幼弟婚事轮不到兄嫂多言。”他一边说一边给乌太嫔行礼,之后又补充道,“听老九说皇阿玛将此事交给皇贵太妃娘娘,您该相信她的眼光。”

乌太嫔当即拉下脸:“她眼光再好,不是替自己挑儿媳能真挂心?老四你同新皇感情最好,你去提一嘴,让新皇给你十四弟挑个好的。”

兄长为弟弟挑女人?

不用避嫌的?

再者,同新皇感情最好的是老九,并不是他。

要说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他没什么不敢说,为老十四出这个头,说这种话,委实太尴尬了。

老四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乌太嫔抄起茶碗就朝他砸去,直喇喇砸在胸前,茶水茶叶泼了他一身,茶碗落在地上摔成几半。

房里伺候的跪了一地,老四犟脾气上来,跪下给他娘磕了个头,说户部忙得很,他还有事,转身就走。乌喇那拉氏也说还要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趁乌太嫔没反应过来,赶紧跟上。

乌太嫔被儿子儿媳气得直翻白眼,几欲昏厥。

“反了!他反了天了!”

“我是他娘!是他亲娘!他可有把我放在眼里?!”

这么大动静能瞒得过谁?

不多时太上皇就听说了,太妃太嫔们也听说了,新皇以及皇后同样听到风声。

左右谁也不觉得老四过分,落到这地步都是她自己作的。

你说老四不孝,四福晋每隔一段时间还过来,她没过来也会使人过来问问。倒是十四,自打乌雅氏毁容破相他来过几回?哪回过来不是有所求?

都说乌太嫔虽然不好,对十四还是一片慈母心,十四就是个活的白眼狼。

话是不错,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你从前看不清他的为人,这几年还看不清?

既然都知道了做什么还执迷不悟?

到今天还维护小的苛责大的,当娘的偏心到这份上,也活该受苦。

皇帝不好置喙太上皇的妃嫔,他没说什么,心道大过年的搞事情真晦气。那头皇贵太妃得知她的初衷,爽朗的表示一定给十四挑个好的……挑个四角俱全的容易,只怕宫里刚有个意向人家女方爹娘就要跪下来求太上皇开恩,就像当初富察家那样。

哪怕真成了事,妻家就一定要帮衬你个白眼狼?

他能放心?他敢下重宝?

还不如牺牲一个姑娘,左右除去富察家,谁家嫡庶加一块儿不是五六个姑娘?多的十几个也有,舍一个算啥?

皇贵太妃毫无负担,就想看看乌太嫔和老十四折腾成这样,他们往后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个年对胤禟来说有滋有味,他们后院虽然少了莺莺燕燕,因为儿子多,府上一点儿不冷清。就连惨遭隔离的灰妞兄弟也终于“刑满释放”,撒欢儿似的疯玩。

胤禟白日里就带宝珠进宫去给皇阿玛以及额娘请过安,这夜他们没进宫去凑热闹,一家子在自个儿府上守岁。

小四小五这才一岁半,吃过宵夜就睡得喷香。

三胞胎撑得久些,不到子时脑袋瓜也一点一点打起瞌睡来。

宝珠哄他们上炕去,掖好被脚,哼了段小调把人哄睡着了,这才回到胤禟身边,夫妻二人偎依在一块儿辞旧岁。来年不求泼天富贵,惟愿阖家平安。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断在哪个点你们都觉得还能再写个一百章,表示认清你们了,正文就到这儿吧,早先也说了写到年末,这时间点我觉得还可以。

番外写个选秀,写个闺女,写个董鄂氏自述,写个众王爷梦回上辈子一觉睡醒怒怼老四(四爷:doge脸)……

我这边草拟了四个番外,写完就彻底完结。

☆、173.番外一

毕竟是新皇登基之后第一次扩充后宫,天福元年这场选秀一改往年颓势,八旗贵女拼出身拼人缘拼颜值,秀女进宫之前就是明枪暗箭不断,进宫之后阴谋算计更是层出不穷,皇后瓜尔佳氏隔三岔五请宝珠进宫,邀她一同看戏,另一头皇贵太妃肩负着为十三十四相看福晋的重任,听闻皇后常与宝珠谈起这届秀女,也问她瞧着哪些好。

宝珠只不过是做嫂嫂的,还不是两位爷嫡亲的嫂子,哪敢在这种事情上多嘴,每回被问起她都笑,非让说几句也就是将出身高的几个逐个夸一遍,你听她说半天没一句有用的全是废话。

皇贵太妃就调侃她,平素快言快语,给她机会说却哑火了。

宝珠也不辩驳,心道平素说什么总归是有理有据的,至少亲身接触过才敢断言,这些秀女的事她从来都是听皇后说,还听了几句胤禟的猜测,听过也罢,哪能与外人道?纵使有一两个瞧着就不合眼缘的,也没必要上赶着踩,左右这人进不了她府上,所以何必造孽?

照她阿玛所说,养个闺女真的不容易,这年送进宫参选的谁不是各家各府的宝贝蛋?都巴望有个好前程,没得栽在她一句话上,积点德吧。

这么想,宝珠又是一轮敷衍,皇贵太妃也看出她的想法,没强求,自顾自说了几句。

“娶妻当娶贤,想过安稳日子总得寻摸那等有眼力劲儿且识本分的,两位贝勒已经是天潢贵胄出身,倒不用极有来头的福晋来添光彩……话是这么说,就怕他们不明白这番良苦用心。”皇贵太妃也没想坑谁,撇开那些一心往后宫里扑的,剩下倒是还能挑出几个二三品大员之女,她冷眼看着都还不错,年岁不大人倒是沉稳,也知进退,不过模样只能说挺好,瞧着有福气,不知道十三十四中不中意。

十三那边还好说,他脾气虽然爽直,性子挺好,同老四走得近却丁点不像老四,瞧着是能忍能让会疼人的。再加上他也无甚野心,指个识情趣能安分过日子的给他就成。

相较而言,十四就麻烦很多,皇贵太妃没亲口问过他的想法,却能从乌太嫔那边听出些门道。乌太嫔近来频频找她聊天,聊的就是这届秀女,她提名的几个全是出身一等一的好,哪怕不及宝珠至少也同皇上原先想指给老九那董鄂格格一般无二,背靠盘根错节的大家族,还有个手握实权的阿玛。

而那几个全是冲新皇来的,照人家的想法,能进后宫是最好,从贵人甚至常在答应做起都成……假如没入皇上的眼,也得跟个手握实权的王爷,她们从来没考虑过十四。

别问皇贵太妃怎么知道人家心里的想法?

谁还没年轻过?

年轻姑娘心思再深总归藏不住事,多问她几句就能探明心里的想法,根本不用去调查什么。

十四这边坚持要面子不要里子,皇贵太妃犹豫再三,才拿定注意,心道择几个人选,说给太上皇听一听,由他决定才是。出身高的也有,生得俏的也有,宜家宜室的也有,挑上哪个往后出了岔子都是做阿玛的锅。

这么想着,皇贵太妃就没再荼毒宝珠,转而说起几个孙儿,让她看日头不那么晒了就把人带进宫来,一段时间不见想得慌。宝珠逐一应下,又关心了婆母的身体,问她冰够不够使?还缺点什么?

皇贵太妃摇头。

她养了两个好儿子,什么稀奇玩意儿都不忘记往宫里送,能却得了什么?

这时,有太监通报说乌太嫔来了,宝珠想着重要的事已经说了留下也是闲谈,闲谈啥时候都成没得说非得今天,遂告罪说时辰差不多了准备出宫去,改日再来陪伴额娘。宝珠同乌雅氏那段旧怨皇贵太妃是知道的,就闷笑着摆摆手,由她去。

一个从殿内出去,一个从殿外进来,错身得时候宝珠略微颔首,倒是乌太嫔,那张脸毁了之后性子偏激很多,这几年连过场都懒得走,她自恃辈分高,只当没看见瑞亲王福晋。

宝珠原也没期待能得她一个好脸色,只是想既然遇上了招呼总归是要打的,她不讲究你还能跟着不讲究?这宫里处处都有人看着,任何事都瞒不过旁人的眼,能不留下把柄为什么不呢?

说来也巧,出宫这段路正好让她遇上一队秀女,远远瞧见宝珠坐着软轿过来,领队的嬷嬷带头让到一侧去,垂眉顺目屈膝行礼,等轿子过去。

也有好奇心重的,混在人群里偷窥贵人威仪,当真是倾国之容倾城之貌,这般颜色没哪个秀女及得上,可谓举世无双……察觉到有人在打量自己,宝珠抬眼看去,对方赶紧低下头,没敢多看。

宝珠认出带队的嬷嬷,正是三十七年大选教她们规矩那位,瞧着有些刻板,心底倒挺好的。这么想着,她叫了声停:“是徐嬷嬷吧?得有六年时间,你却没怎么变。”

想着对方已经不是当初看什么都新鲜的小秀女,徐嬷嬷也挺紧张,被点名之后她赶紧跪下,先给瑞亲王福晋请安,而后不紧不慢答话。

宝珠原就不是为难她来的,想着当初受过她提点,在这儿遇见也是缘分,就抬手让人起来:“看着嬷嬷就想起当年选秀的事,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就是六年。”宝珠随口说了几句,徐嬷嬷连声说不敢当,把人叫住原就是兴之所至,她回忆了一波就递个眼神给天冬,让她给徐嬷嬷一份赏,软轿才接着往宫外走,等轿子走远了,徐嬷嬷并一众秀女方才抬起头,就有人窃窃私语说“那就是传说中的瑞亲王福晋?”“可真美!”“威仪很盛!”……

抱有好奇心不是错,妄议贵人却不是聪明举动,徐嬷嬷听在耳中,低斥她们一句。

众秀女噤声,心里还在嘀咕,瑞亲王福晋真不愧是京中一号风云人物,这般姿容宫中娘娘恐怕也难及。

早先就听说瑞亲王受宠,这位福晋更是手持通行令牌,进出宫无需通报,又听说她三天两头就进宫,同小太子亲近得很,在皇后跟前很说得上话……本来只是随耳一听,如今看来,十有八九是真事,瞧她那姿态,皇宫于她就像自家园子,别人进宫都是走着进来,她还能坐软轿的。

这一行人之中,绝大多数纯粹只是羡慕嫉妒,唯有一人,心情格外复杂,正是四品典仪官凌柱家的嫡女,钮钴禄白嫆。

方才悄悄窥视宝珠的有她,被抓包连忙低头的正是她。

要说模样,她不算出挑,瞧着倒是富贵相,看来该是有福气的……按理说她除了头顶满洲大姓,旁的方面都不出众,无论出身或是品貌才情也就是马马虎虎,就连同瑞亲王福晋相提并论的资格也没有,她不该在意的,可她偏偏就是这一行人之中最介怀的一个,谁让她是穿越来的。

是的没错,钮钴禄白嫆是从三百年后穿来的,穿在康熙四十年,刚过来时她只打听了年份,听说是四十年就松了口气,哪怕并不了解历史,照众多嫖文所说,九龙夺嫡怎么也得是好几年后,眼下安全得很。

之后她纠结了几日,在遵从和改变之中选择遵从历史,只等抱上四爷这条大腿,生下弘历这个儿子,然后就是封妃当太后走上人生巅峰。

因为身处内宅,对情况不了解也是正常的,她穿过来有段时间才发觉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听说八爷九爷关系一点儿也不好,还有九福晋竟然不是董鄂氏……

她拿史实当金手指,这些改变是她不愿意见到的,钮钴禄白嫆不动声色打听过,得知康熙爷的确相中了董鄂氏做九福晋,三十七年大选,董鄂氏同四爷抱了个满怀,太后就下了懿旨,让她顶着格格的名头去伺候胤禛。

哪怕所有人都说这事是董鄂氏自己作的,只有她坚信这背后有富察氏的手笔。

怎么就那么巧,她做了替补福晋?

怎么就那么巧,她很得胤禟宠爱?

怎么就那么巧,她福气比天还大?

……

在白嫆心里,宝珠同她是一类人,只不过配置比她高。

不过领跑一小段路,不代表就能笑到最后,白嫆这么安慰自己,越发用心学习女德女戒女红,又请嬷嬷来纠正了言行,还学了各种斗。

从四十年穿过来,她没歇过气,一直在为选秀做准备。

中间有一次,因为想到清穿小说里讲但凡女主角去烧香拜佛总能遇到同和尚品茗弈棋的四爷,并且被老和尚点名命格,让四爷一眼相中。白嫆也尝试了,她跪遍了京城附近大大小小的寺庙也没遇到过这位主,反倒是撞上八爷好几回,打听之后才知道胤禩是去求签的。

鬼知道他学小姑娘求什么签!

总之这一计没成,虽然没成,她还是相信自己有主角命,不然怎么能穿成五福俱全的崇庆皇太后?

想到美好的未来,她继续学习后宅生存技巧,结果改变接踵而至,四十一年皇太后殁了对她就像晴天霹雳,四十二年康熙退位太子登基更像是五雷轰顶,好悬没把她劈成焦炭。

为什么呢?

为什么康熙这个斗天斗地斗儿子死不禅位的皇帝禅位了?

为什么登基的是太子胤礽?

见了鬼的天福皇帝!

见了鬼的太上皇!

见了鬼的穿越!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钮钴禄氏怀疑她穿进了野史,又觉得或许是穿书,自己算什么主角,分明就是炮灰才对!这书的主角不是上进心感动世界的太子胤礽太子妃瓜尔佳氏,就是我不当皇后但我风头盖过皇后的九福晋富察氏……是哪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可咋办呢?

她该是四十三年选秀,既然新皇登基改元天福,那就是天福元年这波,想到已经崩盘的历史以及不可预期的未来她就忍不住糟心,可再糟心,选秀的日子还是到了。

钮钴禄家早测算过她的命格,说是凤凰命,五福俱全之相,哪怕她真不算顶顶好看,也不是爷们钟爱的类型,阖府上下还是对她抱有极高的期待,都觉得她一定能入新皇后宫。

命运哪怕拐了个弯,在某些点上总是惊人的相似。

本来胤礽是看不上她的,因为她的命格传开来,果真如全家所想,她进了后宫,做了个被所有人排挤的小小答应。

往后三年没进过位份,往后五年才因为成功怀上龙胎升成常在,这胎最终还是流掉了,哪怕她再不得宠,各宫娘娘还是记得她高贵无匹的命格,宁错杀,不放过。

半吊子穿越女哪斗得过这些从阴谋算计里走出来的娘娘们。

在没了儿子之后,原还有两份天真见天做梦的穿越女终于变成了曾令她不齿的那类人。无宠无嗣无靠山,只有黑了心肠才能在腥风血雨的后宫里活下去。

###

倒是十四,果真找了个合心意的福晋,模样挺好,出身相当不错,又是柔情蜜意的性子。他难得记了太上皇以及皇贵太妃的好,觉得亲爹禅位这波虽然脑残了,对他还是不错的。

天知道这位贵女实打实就是奔着胤礽去的,为啥没进后宫?还不是因为她和新皇八字不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