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画作一般的色调给《面纱》笼罩了上一层朦胧的轻纱, 让人忍不住想要撩开这层轻纱看清里面的内容.....然而导演的镜头自始至终都非常冷静,带着一种融入了电影灵魂般的克制感, 并没有进行过度的煽情。就好像男主角的感情, 同样的克制忍耐,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寻求平衡.....”金球奖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媒体上面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报道。
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奥斯卡提名之前的最后疯狂, 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卯足了劲儿的在这剩下的最后几天里面死命的刷存在感跟增加曝光率。
而且奖项这种东西,无论是什么奖都不会做到绝对的公平的,即使是绝对公平,那些靠着这些奖项的评论吃饭的人士也不会让他们‘公平’,要不然那些公关费跟各个专栏的广告费还有软文的费用是怎么来的?
金球当然也不例外, 每年颁奖典礼之后鸣不平的,吹捧实至名归的各种言论满天飞, 大家就指着这段时间捞外快呢!
所以有关那些奖项的事情就被纷纷拿出来说嘴, 其中就有今年的大热,《面纱》。这片子最终从金球上面捧走了三座奖杯,一个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的,一个最佳影片的, 还有一个最佳原创音乐的。最佳导演跟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则是落到了马丁·斯科塞斯跟海伦·米伦身上。
这一下子就让媒体们兴奋了起来,明明一部是一部商业作品,但是却打赢了一部被称为纯粹的艺术的电影,这其中肯定是有黑幕啊, 必须报道!管他是真是假,这世界上不是还有据说这个词汇吗?
所以抨击的, 浑水摸鱼的,唯恐天下不乱找存在感的,大家纷纷欢乐的开始动笔。
“爱德华·诺顿在《面纱》中的表现很好,打破他以往的角色疯癫复杂化的套路模式,但福里斯特·惠特克在《末代ducai》中的表现更好。相比较于诺顿本身跟电影角色的契合性上面,惠特克在角色的冲突性和突破性上面明显更加出色....金球奖的风格果然几十年都没有改变,诺顿即使是商业性不够强大,但也比非常小众的惠克特要有知名度跟关注点......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得到一个更加公平而又真实的结果大概也只能看奥斯卡了......”一篇炮轰金球太过商业只看脸的文章很快出炉。
很显然的,这是《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背后的发行商在用力。
最近几年在韦恩斯坦兄弟的公关手段影响下,不少的公司都开始在这个环节打下功夫,二十世纪福克斯旗下的子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影业就是其中做的非常出色的一个,本次的这部《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就是他们制作并且发行的。
本来焦点影业自己的亲儿子《好莱坞庄园》是打不过这片子的,也只能饮恨颁奖季。但谁叫《面纱》横插了一脚呢?人性、出轨、回归、谅解、海外孤独感.....男女主角都被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基本上这部异军突起的电影各种奥斯卡评委们热爱的元素都集全了。不仅仅是在电影的成片质量上面,就连电影的立意上面都甩出了《好莱坞庄园》好几条街,把本来福克斯探照灯寄予厚望的《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给冲击的七零八落的,简直气得不行!
尤其是基本上稳操胜券的金球剧情类最佳男主角,谁会知道这个奖项会被爱德华·诺顿摘走?说好的从来不参合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任性高冷刺头呢?你知不知道这样子跟你的人物设定真的很不符合啊!
鉴于原本的计划被打乱,焦点影业又虎视眈眈的在那边窥视着他们的奥斯卡小金人,所以福克斯探照灯本次负责《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公关的负责人也只能咬牙切齿的往上顶,在各种杂志跟报纸上面吹捧福里斯特·惠克特就是其中一项。
可惜,爱德华·诺顿真是没有什么黑点可以爆,他那点儿得罪各个导演的事情早就全国皆知了,金球奖上面干脆利落的道歉又拉了一波好感.....温斯顿对着手边那篇吹捧诺顿的文章唉声叹气。
“客观点儿说福里斯特·惠克特的演技确实是好,但诺顿也不差,特别是在《面纱》当中,他真的是突破了自己,那种心力交瘁的眼神,看着都让人觉得心碎。”格斯·范·桑特出了电影院之后对自己的男朋友说。
他真的是很喜欢爱德华·诺顿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略带迷茫而又痛苦不安的感觉,尤其是这个演员的脸,似乎他天生就很适合那种饱受折磨的角色,这会让他有一种脆弱的感觉,让人不自觉的想要去安慰他,怜惜他。
顺便的,也让他很想要跟这位演员合作一下。他手上的那个项目看起来真的很适合这个演员。
“我还是觉得那个男配角更吸引人一些。”男朋友先生很明显对自己的同种类型不太感冒。
倒是对那位长相冷峻的于上校很有感觉。他给人一种殉道者的感觉,冷漠跟热情如此矛盾的气质交替出现在他的身上,形成了一种让人着迷的独特魅力。
“他长得没有另一个男配角好看。”格斯反驳自己的的男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他当然也不例外,格斯偏爱这种有着温文的气质,长相也温和的类型,比如说他的男朋友,比如说当初他导演的那部《心灵捕手》的男主角,年轻的马特·达蒙——虽然那片子的男主角不是他定的,再比如说爱德华·诺顿跟Leslie。
“谁跟你说长相了?我说的是气质!”男朋友先生一脸嫌弃。
这个死颜控,总是把眼睛放在那些长得好看的男人身上,简直欠揍!
“但是你不能否认如果单论长相的话,还是那个饰演医生的男配角好看一些。说起来,我觉得我都快要变成莉亚·基茨的粉丝了,她的作品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作品,男性演员长得都不错。即使是纯粹的用来欣赏也让人很愉快。”完全没有察觉到即将被男朋友暴力加身,格斯自顾自的说着。
知己啊!他觉得他跟这小女孩儿一定会成为不错的朋友,两个人在颜值上面还是挺有共同语言的,即使是其中有那么一些分歧,可是欣赏归欣赏,谁也没规定一个人只能欣赏自己最喜欢的那种类型,对别的美人就必须要视而不见了对吧?
男朋友先生:“.....”
呵呵,等回家之后让你好看,现在在大街上就先放你一马,省得上八卦小报!
“你说我对诺顿发出试镜邀请的话他会来参加吗?”一心沉醉在电影当中的格斯还没有发现自己即将惨遭家暴,仍然询问着男朋友的意见。
他手中正在筹备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奋斗过程,为了维权而努力战斗、最终被刺杀的同性恋议员,这个角色真的跟诺顿很合啊。
必须先收拾一顿了!男朋友先生一踩油门,车子窜了出去。
这边的福克斯探照灯在死命的吹捧自家的演员,那边的焦点影业也没闲着,跟安纳布尔纳影业的合作让眼光敏锐的负责人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合作者。
这家公司的拥有者梅根·埃里森,就跟她的哥哥一样的有眼光,她非常聪明的在刚刚踏入好莱坞的时候就绑定了莉亚·基茨这个大有前途的导演,为自己还不牢靠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他们的消息,这家公司还将要继续参与莉亚·基茨的两部偏向文艺的电影。对于一家定位跟韦恩斯坦兄弟差不多的电影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所以焦点影业的负责人在对于《面纱》的推广上面真是不遗余力。
毕竟这年头的大导演都被大公司包养了,即使是环球旗下的子公司,可是毕竟是独立运行的,他们也想要长期包养一个优秀的文艺片导演啊!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合作了很多优秀的导演,比如说科恩兄弟跟伍迪·艾伦、罗曼·波兰斯基、佩德罗·阿莫多瓦还有吉姆·贾木许等众多的知名人士,可是架不住这些人的低产。他们拍摄一部电影的时间这位基茨导演都能折腾出来两三部了,那些四五年才搞出来一部杰作的导演就更不用说。在创造经济价值上面,这位年轻漂亮的姑娘真是吊打这些人好几条街!
于是就这样的,被梦工厂完全放弃了的露西安就成为了焦点影业在奥斯卡上面的主攻对象。
没办法,谁叫本届的最佳女主角竞争力度实在是太强大呢?海伦·米伦、朱迪·丹奇、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特·温斯莱特......这些人演技一个比一个强大,题材也占尽优势,娜奥米虽然谁演技不错,但是在这些人里面真的就只能当垫底的那一个,能提名就已经算是胜利了。与其这样的话,还不如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比较有希望的爱德华·诺顿身上。同时的,莉亚·基茨那边也不能放松,这个属于重点关注人物,梅根·埃里森本人也对她非常看重.....
跟梦工厂现在被雷石东的心腹把持住不同,焦点影业的创始人兼现任CEO詹姆斯·沙姆斯是个相当有战略眼光的人,这点从他当年在李谙还不出名的时候已经跟对方合作《推手》就能看出来。他本身对于外来信息的接受能力就很强大,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面纱》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没有犹豫就拍板决定接下发行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