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间事事不堪凭。
但这封迟到了十年的信,墨迹尤新,字句故,是“不曾负”的凭证。
温热的指尖擦过她脸颊上的湿润,到说:“给你看这个,不是想看你这样哭的。”
“谁哭了……”鼻音太重,掩饰不过去,她低下头,见溅上滴泪,唯恐糊了字,顺折痕叠回成纸鹤的样子,“拿纸鹤求婚,亏你想得出来。”
话虽此说,却小心翼翼收回口袋里。
“我是想过西式的求婚,这几日困,买戒指这种事,总不能也找庆松代劳。”沈一拂低低耳语:“若按照中国人的习俗,我身无长物,最贴身的,早已给了你了。”
语意暗昧,“身无长物”这四个字,激得她一阵耳热,气急得要去推,“这种时刻,你怎么能提那种事——”
好似愣住了一秒,顺势握住她的腕,失笑,“我说的是这个……”
指了指她腕间的表。
“……”
道:“你记不记得,那晚你问我的问题?”
她愣愣看向表,想起那夜,她问:我一直在待一个人,给我一个答案。那答案是什么,我至今无从得知。你那么聪明,你告诉我,这一题我该怎么解?
“这是我母亲送我的表,这些年我一直戴在身上。她,你是见过的,就是个深宅大院里的“妇”人,不懂什么风尚,说买这块表都托了不少关系。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兴许……是怕连她都离开,我就只剩一个人了。”垂眸:“她在送我这块表时,对我说……”
沈琇的母亲说:想不明白的事、不到的人,统统都放下,倘若实在放不下,就长长久久地放在心底,该是个什么活法,时间总能给你答案。
沈一拂的眸子在昏灯下漆黑明亮:“我母亲盼我能放下所过去,可过去越久,你在我脑海里就越清晰,我到现在都记得前在亭子这儿,你穿浅蓝“色”的旗装,搭一个藕红的小坎肩……”
她的诧然,“你那时都没怎么看我,我以为……”
“哪能不看。看了之后又总想,想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笑,“我想,时间早就给了我答案了。”
我将长长久久地将你放在心底,那是我的活法。
“所以你问我那个问题时,我已经告诉你,我的答案了。”
换表,不仅仅在于换表,而是用我所时间、我的人生为你答。
这次,她懂了。
眼睛又开始酸胀了,她不惯应付这样的,下意识“揉”“揉”眼皮,却捉住指,“不过,你刚刚说‘那种事’,是哪种?”
转眼又没个正经了。
云知脸登时烧了起来,“我、我没说啊……”
不说完,她的下巴托起,唇瓣间传来湿润的触感,未尽的话淹没在浅浅的吻里。
亲过之后,逗她:“你要的答案,是这种么?”
“不是……”她气息全“乱”了。
“唔,那该再好好探索了。”说,又俯身。
“你……”呼吸攫夺的瞬间,周遭一切变得缓慢,无限延长的是悸动。
……
站在桥上冷的瑟瑟发抖的人虽看不清亭子那边人在干嘛,但完全能猜得到——一男一女在风花雪月的美景下呆半天,能干什么?
“我猛然间些后悔来看这个‘热闹’了。”傅任冷的原地踱步。
“谁说不是呢……”庆松拼命搓。
离开王府已是半小时后的事了。
据说沈府派了人去傅要人,傅任对过“口供”后匆匆打道回府,沈一拂倒没急回去,让庆松把车开到全聚德,说要带一份烤鸭回去给小五垫肚子。
“你挺悠哉,就不怕你爹给你气急了,下回不放你们出来?”庆松道。
“不会。”沈一拂道:“何况下回出门,是要议亲的。”
“议亲?”庆松一偏头,差点没看好路,云知也些吃惊,“这么快?”
“嗯。最好能请你祖父到北京来谈,越快越好。”
云知看沈一拂煞介事,寻思,虽说她算是默许了“求婚”,但也没说这么快就要成亲的啊。于是踟蹰看向:“我其实,是要念书的……”
“那是然。”道:“上了大学,若你愿意继续读,些专业需要出国深造。”
她松了一口气:“所以,也未必要那么急的嘛……我高中得读下去,要不咱们再年……”眼见睨来,她换了个口径,“……一年,一年可好?”
车驶过暗路区,一片寂静中,沈一拂道:“婚后来日方长,难道不能慢慢读?”
云知:“……”
莫名觉得这段对话尤为耳熟是怎么回事。
大概是车厢里的气氛太过尴尬,庆松忍不住清清嗓子:“小五啊,这个你得理解我们沈叔叔……一年年对你来说可能是不算什么,但嘛,都混到‘叔’字辈了,这些年……唉,对来说,不要说是一年年,就现在这架势,分开个一天的我看都够呛……”
“我也没说要分开。”云知喃喃说:“主要现在是校长,我是学生,要是突然公开……”
说结婚,哪怕说是恋爱,只怕都要引起整个学校……